上海城市數字化轉型需要更多的高素質技能型人才,中國制造呼喚更多“大國工匠”。然而現代制造業、現代服務業高技能人才短缺,凸顯職業教育已經成為中國教育的短板。如何打通人才培養通道,打破原有學段分割,打造長周期的高素質技能人才培養模式,上海正在進行積極的探索。
一、兩件事情一個主題
構建職業教育體系是國家在職業教育領域長期以來的目標。2014年,《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決定》要求“推進中等和高等職業教育緊密銜接”,“加快構建現代職業教育體系”。2019年1月,《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要求“在學前教育、護理、養老服務、健康服務、現代服務業等領域,擴大對初中畢業生實行中高職貫通培養的招生規模?!?019年12月,《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教育法修訂草案》在第二章“職業教育體系”中指出:“國家建立健全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產教深度融合,職業學校教育和職業培訓并重,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相互溝通,初級、中級、高級職業教育有效銜接,體現終身學習理念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
2020年4月8日,上海南湖職業技術學院掛牌成立,成為直接從初三畢業生中招生的五年一貫制新型高職院校。在新成立的南湖學院,學生入學后即為高職生,在五年中不需轉學段、不用轉身份、不必轉學校,在同一個校園里連續接收高職的專業教育。
同年5月19日,上海市中高職教育貫通影視動畫·游戲藝術設計專業教學標準建設項目啟動會于中華職業學校召開。市教委教研室專家、行業專家、院校領導以及項目組成員等出席,標志“政行企校協同,構建一體化的中高職貫通教育專業教學標準體系”工作第二批10個專業已然啟動。
兩件事情,一個主題:探索中高職貫通的有效模式,構建中國特色職業教育體系。經過多年謀局布篇,上海在構建職業教育體系方面開始邁上新的臺階。
二、破解體系構建瓶頸之策
自2010年始,上海中高職貫通教育已開設專業點200余個,基本覆蓋了全市中職、高職院校。與學生原來3年中職畢業后再通過考試讀3年高職相比,五年貫通制縮短了時間,堅持一體化管理,更有利于學生的專業發展和課程銜接。由于節省了升學考試和畢業實習等時間,五年貫通制有著學制長的優勢,可以開設一些上海數字化城市轉型所需并需要長周期技術技能培養的專業。
同時,中高職貫通教育也存在需要進一步研究解決的瓶頸,突出的問題是“標準不清、合而不融、貫而不通”??上驳氖?,上海有關部門已經認識到了這個問題,出臺了《上海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行動計劃(2019- 2022年)》,推出了“五年一貫制教育模式”,并委托一批院校開發中高職貫通教育專業標準,以期實現“以標促通、以標促改、以標提質”。從新型高職院校和專業標準建設兩個方面,努力破解職教體系構建之瓶頸。
三、標準之辨
無論是中高職貫通教育,還是五年一貫制教育,都涉及到專業定位,這是專業建設的邏輯前提。講到專業建設,就涉及到專業標準。沒有標準,就無法進行可持續的專業建設,亦無法對專業進行科學的評價,尤其是在構建職教體系的背景下,標準建設尤為重要,它是保證“貫通”得以真正實現的保證,是貫通教育質量的重要保障。
標準做了派什么用處?標準應當是底線,是規定動作,是實施和評價的基本依據,是質量保證。不合標準,就是不夠格。先進的院校,當有自選動作,有特色,有高于一般標準的強項,成為標桿。標準的研制,有國標標準,有地方標準,也有行業標準、團體標準、企業標準。一門課程標準究竟覆蓋到多大范圍,有沒有彈性,這是在設計標準時首先應當考慮的。
為了制定中高職教育貫通專業教學標準,上海市教委教學研究室專門編寫了《上海市中高職貫通教育專業教學標準開發指導手冊》,要求從內涵界定(行業、企業的人才需求與職業院校的培養現狀、中高職貫通教育專業的培養目標、職業范圍、專業及技能方向和對應的職業資格證書或職業技能等級證書),人才需求情況(行業發展現狀與趨勢、從業人員的基本情況、專業對應的職業崗位、專業人才的招聘渠道、專業對應的相關證書、人才培養現狀),專業點分布情況(招生的分布情況、就業崗位分布情況、專業課程與教學情況、專業建設情況、課程改革的思路與對策),培養目標調整的建議(專業課程設置的建議、教學內容改革的建議、教學保障條件的建議)等四個方面開展調研,形成專業課程改革的基本思路,為專業建設提供邏輯起點。
通過調研,清楚地看到貫通教育人才培養規格的多樣性。拿中高職貫通教育影視動畫專業來說,上海電影藝術職業學院的定位是:“聚焦服務建設全球動漫游戲原創中心及深化國際創意設計高地建設,培養具有較寬職業生涯發展空間的知識型、發展型、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逼涞湫统晒菂⑴c大電影、大劇作、大動畫、大繪本。東海職業技術學院的定位是:“通過錯位競爭,培養適應新媒體的微特效、微動畫人才。”其典型成果是為中小企業培養后期、攝影、插畫、行政文員新媒體運營、三維設計師、平面設計師。出版高等??茖W校更加看重依托世界技能大賽,立足于“以賽促學、以賽促改”,培養具有國際視野的技能型人才。其典型成果是獲得大賽獎牌。如何適應不同類型的院校、不同基礎的學生、學生不同的職業發展、社會不同的需求,將其融入統一的專業標準,這是建設貫通教育專業標準的一個有意義的、十分重要的問題,簡單化、一刀切的做法是不行的。
專業標準開發的前置條件是,真正做到從工作任務和職業能力分解、分析出發,從學生的基礎、職業訴求出發。專業標準應當與時俱進,如果標準過于固化,內容和形式陳舊老化,缺少活的生態,產業不認可,那樣的標準恐怕沒有多少生命力。讓標準有一定的寬松和和留白,讓不同學校有揚長補短和避短的空間,或許是合理的。這也是“實然”和“應然”之間可以留下的空間。
貫通專業教學標準的開發意味著真正消解層次壁障、克服“通而未貫”,完全實現了頂層設計的一體化、教學資源的統籌優化和課程設置的系統規劃,培養規格和教學評價也有了可自資遵循的依據。如何完整理解、科學界說、認真貫徹標準開發的基本原則,并在形成的成果和人才培養方案中充分體現其科學性、一體化、規范性、實用性、前瞻性,需要在實踐中操作、評價和不斷完善,恐怕難以畢其功于一役。
四、優越性在于“一貫”
中高職貫通教育模式和五年一貫制教育模式的優越性在于“一貫”(“貫通”也是為了實現“一貫”)。
貫通教育模式融中等職業教育和高等職業教育于一體。之所以不叫“銜接”,就是要求中高職貫通專業應當在人才培養方案整體設計、教學實施、師資隊伍、實訓設施、校企合作、質量監控等方面都真正實現一體化。做到壓縮學制,減少課時,減少課程內容重復,但人才培養規格應當比高職三年教育有所提高,從而提高人才培養的績效。對于一些需要長周期技術技能培養的專業,尤為適用。實踐證明,貫通培養人才的方式受到了學生和家長的認可,中高職貫通專業錄取分數線曾一度比肩上海市區實驗性示范性高中錄取線。另一面,高職學校和用人單位也對中高職貫通培養出的人才點贊。貫通培養成為“多贏”的人才培養創新方案。但是,由于這種模式涉及到兩個辦學主體,分別由職教處和高教處管理,中職學校與高職院校切割的十分明顯,教育教學資源無法高效共享,“貫通”的良好愿望和教學的整體設計往往流為“3+2”模式,有悖于實施“貫通教育”的初衷。
2020年4月,全國第一所五年一貫制新型高職院校“上海南湖職業技術學院”成立,面向應屆初中畢業生招生,舉辦五年一貫制職業教育,實現由兩個主體的培養方式向獨立主體的培養方式轉變。由于是由同一個院校進行教學管理、機制運作,所以在辦學理念、管理制度、教學設計、師資隊伍、校企合作、國際交流等方面都實現了一體化運作。由此,上海形成了一種新的五年一貫制培養模式,這種模式在一定意義上代表著上海市職業教育新的布局和重構現代職教體系的發展方向。
南湖職業技術學院的啟動和運行值得跟蹤,應以南湖職院為視域背景,持續跟蹤并貢獻實證案例。
五、職教體系構建任重道遠
南湖職業技術學院作為首家五年一貫制新型高職院校,學生沒有了轉段,學校不分中高,聯為一體,這使“一貫制”完全沒有了壁壘,完全實現了暢通無阻,這無疑也表明學校在某種意義上開始了實質性的轉型和新變。
在祝賀南湖職業技術學院成立之際,需要關注的是五年連續的長學程,初中入學、高職出口,學生的年齡、心理、認知和未來預期會與傳統的高職不同,還有就是產業和崗位需求的變化更不易測。
在南湖職業學校基礎上建立起來的南湖職業技術學院,教師如何通過對高職教育理念的學習和教學方法的研究,形成符合五年一貫制職業教育的理念、經驗、方法、案例,需要相當長一段時間的積累。
新開設的五年一貫制專業如何根據國家“雙高計劃”的要求,探索“適應性”更強、格局更大、視野更寬的頂層設計(包括產業定位、課程結構體系和人才培養模式),制定定位準確的專業標準,這也需要通過實踐和研究來完善。
之前,中職學校對于未成年人的管理有多年形成的經驗和制度,高職院校對學生的管理也有比較成熟的經驗和制度?,F在,未成年人和成年人同在一個機構、一個組織里學習五年,如何適應這種年齡、心理的平穩過渡,似乎還沒有可借鑒的經驗,需要在實踐中摸索前行。
中職學校的校企合作體制機制和高職院校的校企合作體制機制完全不同,企業主導的產業學院應該成為專業(群)建設的方向,對于底子是中職學校的南湖職院來說,無疑是一道難以跨越但又必須跨越的門檻。
在今后一段時間里,上海職教體系的主體仍然是分屬兩個辦學主體的“中高職貫通教育模式”。歷經十年的實踐,這種貫通教育模式形成了豐富的經驗和一批成功的案例,需要大力加以挖掘、總結、凝練、推廣,以此構建具有上海特色的職教體系,為全國職業教育體系的構建提供可示范、可借鑒的經驗。
【作者簡介】潘家?。?950- ),男,研究員。上海市職業教育協會高職高專教學工作專業委員會副主任,上海市高職高專教學研究會副會長,上海工藝美術職業學院原常務副院長。
來源: 《上海職業教育》雜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