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一提起職業教育,很多人認為其前景不明,工作崗位和待遇不好。伴隨著相關政策、辦法的逐漸推出,社會公眾也逐漸發現,職業教育并不是“失敗者”的教育,而是培養服務在生產一線的高素質技能技術型人才。近日,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印發了《關于推動現代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促進全省職業教育發展進入“快車道”,讓職業教育人才變成“香餑餑”。
4月19日,省政府新聞辦召開新聞發布會,對實施意見進行了全方位的解讀,實施意見從4個方面推動我省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
學分互認學生可以多次選擇
《實施意見》在鞏固職業教育類型定位的基礎上,夯實中等職業教育基礎地位,強化高等職業教育主體地位,同時,打破職業教育內部循環和畢業生身份固化問題,一體化設計職業教育人才培養體系??v向上,深化貫通培養制度改革,推動各層次職業教育專業設置、培養目標、課程體系、培養方案銜接,搭建中高職學生成長的“立交橋”。橫向上,依托職業教育國家學分銀行,推動中等職業學校與普通高中、高等職業學校與應用型大學課程互選、學分互認。這樣,通過縱向貫通、橫向融通的體系設計,讓不同稟賦的學生能夠多次選擇、終身學習、多樣化成才。
校企聯合增強職教人才匹配度
將職業教育與產業地圖緊密對接,優化供給結構,動態調整專業設置,重點打造300個職業教育品牌專業(群)、200個高水平實訓基地,著力破解人才培養供給側與產業需求側匹配度不高等問題。與社會力量加強共建共享,以“校中廠”“廠中?!钡榷喾N形式,推動形成職業教育多元辦學格局。與企業加強協同合作,充分發揮各自優勢,共建共管產業學院,對產教融合型企業給予“金融+財政+土地+信用”組合式激勵,按規定落實相關稅收政策。
推進改革提升學生職業素養
通過職業教育鑄魂育人計劃,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德技并修。聚焦課程建設,完善“崗課賽證”綜合育人機制,按照生產實際和崗位需求,設計開發模塊化、系統化實訓課程體系,切實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和職業素養。聚焦課堂革命,以適應職業崗位需求為導向,實施職業教育教學方法改革創新、金課建設、虛擬仿真實訓等三大工程,促進知識傳授與生產實踐緊密銜接。
打造山西特色讓更多人才走出去
立足區域優勢和人才需求,建立健全國際交流合作機制,努力打造具有山西特色的職業教育國際化發展模式。一方面,拓寬中外合作辦學路徑,服務共建“一帶一路”,支持省內職業學校境外辦學,積極為“走出去”的山西企業訂單式培養熟悉中國文化、符合專業需求的技術技能人才。另一方面,搭建中外合作交流平臺,積極參加世界職業院校技能大賽,實施職業學校教師教學創新團隊、高技能領軍人才和產業緊缺人才出國培訓計劃,定期選派職業學校專業骨干教師赴國外研修訪學,力爭將職業教育打造成國際合作的戰略資源。
各部門舉措看這里
我省職業教育面臨提質培優的重大任務,《實施意見》出臺后,為促進我省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各部門也采取了針對性的具體舉措和安排。
教育:新增50個產業急需的新興重點專業
積極整合現有辦學資源,大力推動職業學校重組重塑和辦學條件達標,支持本科層次職業學校和國家“雙高計劃”建設學校率先發展,先行先試,帶動全省職業學校提檔升級。繼續實施省級“雙高計劃”和高水平中職學校建設計劃。
制定人才需求、產業發展和政策支持“三張清單”。推進建設市域產教聯合體和行業產教融合共同體。根據產業需求動態調整專業布局,今年新增50個產業急需的新興重點專業,加快面向經濟社會發展的人才培養。目前,教育部門正在積極對接我省重點專業鎮,培育建設省級特色產業學院。其中,山西藥科職業學院已率先與平順縣人民政府合作共建上黨中藥材產業學院。
發改委:推進產業和教育深度融合
2020年以來,爭取中央預算內資金、政府專項債、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設備更新改造中長期貸款等各類資金約90億元,重點支持了山西工程職業學院產教融合實訓基地、山西通用航空職業技術學院等項目建設。
促進各類創新要素向產業集聚,推進產業和教育深度融合,鼓勵高校教學創新團隊及科研團隊、產教融合聯盟、運營服務機構同重點產業群抱團合作,深度參與生產組織創新、技術創新、市場創新、成果轉化、實習實訓,高水平推動集成聯動、產教互補的大協作。
財政:確保職教投入持續穩定增長
財政數據顯示,“十三五”時期全省財政職業教育經費年均增長4.8%,高于同期教育支出4%的增長水平;在此基礎上,2021年和2022年又相繼增長7.6%、19.6%,2022年底全省財政職業教育支出占教育支出的比重為11.2%,高于全國水平2.1個百分點;今年一季度,省級財政職業教育支出同比增長25.7%,財政保障力度持續穩定加大。
深入推動教育領域省級與市縣財政事權和支出責任劃分改革,確保各級承擔的職業教育支出責任落實到位,確保職業教育投入持續穩定增長;推動落實新增教育經費向職業教育傾斜的政策要求,健全高校捐贈配比制度,發揮財政資金引導作用,拓寬職業教育經費投入渠道;調整完善高職院?;旧鶕芸顧C制,健全以專業大類+在校學生為導向的差異性生均撥款機制;支持高職院校產業技術創新聯盟項目建設,促進產教融合、科教融匯。
人社:為學生就業和職業發展護航
在教師引進和隊伍建設層面,積極落實職業院校和技工類院校公開招聘自主權,職業院校和技工類院校可以自主制定公開招聘方案,自主組織實施公開招聘,考試內容由用人單位按照“干什么,考什么”“以用為本”的原則進行設置,考試可采取筆試、面試、實際操作、能力測試等多種形式。
在學生就業和職業發展層面,切實維護和保障職業院校和技工類院校畢業生平等就業機會,在參加事業單位公開招聘時,與同層次普通高校畢業生同等對待。事業單位公開招聘資格條件中的專業條件要參考職業教育、技工院校等專業目錄設置。在符合專業等其他條件的前提下,技工院校預備技師(技師)班畢業生可報名應聘學歷要求為大學本科的崗位,高級工班畢業生可報名應聘學歷要求為大學??频膷徫弧V饕约寄懿僮骰蚣寄苤笇男新氊熑蝿盏膷徫?,實際操作能力測試在考試中的比重原則上不低于50%。
來源: 山西晚報
版權聲明:以上圖文,貴在分享,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如涉及版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