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時代的變遷,科教融合逐漸演化為一種新的教學模式,在普通本科院校培養學術型、研究型、創新型人才上起到重要作用,積累了豐富的實踐經驗,這也為職業本科教育培養高質量人才提供了理論依據和有效路徑。
一、科教融匯的理論支撐
19世紀初,洪堡提出“科研與教學相結合”的教學理念,并在柏林洪堡大學將其演化為一種新的教學模式。美國學者吉爾曼則是將洪堡的理念應用于研究生院的教育教學活動中,倡導基于研究生培養的“科研—教學—學習”聯結體模式。歐內斯特·博耶在洪堡“科研與教學相結合”的理念上,提出“教學即學術”新理念,倡導讓本科生參與科研教學的人才培養模式。長期以來,科教融合都是世界一流大學的核心辦學理念,受到教育界專家、學者普遍認可。但同時,針對科教融合理念,也存在一定爭議,主要集中在“高校場域下如何平衡科研與教學的關系”“如何確定科教融合的主體與客體的關系”以及“如何開展科教融合培養高層次人才”等問題上。
黨的二十大報告首次提出科教融匯,這既指的是“科研與教育”的融合,也是“科學與教育”“科技與教育”“科研與教研”“科技與教研”之間的相互融通融合融匯。洪堡在闡述科教融合理念時提出,科研的功用在于啟蒙,與教育相結合的目的是服務于人的全面發展??蒲械膯⒚呻x不開科學理念與教育教學的融合。從人才培養角度看,科教融匯是職業教育人才培養的科學探索,對實現不同年齡、不同學歷層次的人的科學啟蒙、科技承襲、科研創新具有現實意義。
科教融匯在職業教育領域是新興的理論探索。職業教育類型定位決定其與普通教育在發展規律、辦學規律、人才培養目標上的差異。從職業性與教育性本質分析,職業教育的發展規律是與社會經濟發展相適應,由低層次、低水平發展逐步向高層次、高水平本科層次職業教育發展;其辦學規律體現在與產業、企業的深度融合、協同發展上。當前,職業教育人才培養的目標由最初的一線初級技術工人進階到面向“兩個高端”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國工匠上。科教融合不僅注重科研與教育的深層次融合,側重培養具備科研效能的創新型人才,而且注重科研與教育的交叉結合,側重培養具備科研創新精神和技術創新能力的復合型技術技能人才。將培養學術型、科研型人才的科教融合經驗延伸到職業教育領域,有利于拓寬職業教育人才培養路徑,深化職業教育內涵建設,提高職業教育人才培養質量。將科學與技術、知識與技能、科研與教學、創新與發展融匯到職業教育各方面,是適應職業教育發展規律、辦學規律、人才培養目標,從而推動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有效路徑。
二、科教融匯下高層次人才培養的經驗積累
科教融合在普通本科院校中的實踐經驗相對豐富,其教育教學理念被廣為接受。在我國,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最早提出“科教融合”概念,它以協同創新培養研究生為目標,深化與各科教融合研究單位的科研合作和學科共建,并通過校企合作、產教融合,實現科研成果轉移轉化。國內高校普遍認可科教融合人才培養模式,并在人才培養過程中積累了豐富經驗,如中國科學院大學“一生一芯”教學改革項目,構建“全棧式、全鏈條、大規模、低成本”的通用處理器芯片人才培養科教融合育人模式,解決我國芯片人才培養問題。需要指出的是,中國科學院大學“一生一芯”項目一期招收了五位本科生,其學術成果和科研成果均得到世界范圍內業界專家認可。
科教融匯為職業院校培養高層次人才提供了有益借鑒,職業院校面向區域產業技術崗位緊缺人才,以中國特色學徒制為主要培養模式開展校企合作,建設多種形式的產業學院,深入推進產教融合。然而,目前仍存在校企合作“重形式輕內容”、企業合作意愿不強、產業學院建設路徑及組織架構不清、合作雙方權責利不明等問題,多數合作并未達到產教融合政策設置的預期??平倘趨R視域下人才培養模式能夠有效解決生產一線產業技術技能人才關鍵技術突破、前沿技術承襲創新、科研技術成果轉移轉化等問題,從而實現重點領域數字化、智能化人才培養,培養大批創新型復合型技術技能人才,為職業教育人才培養增值賦能。依托高水平研發中心、實習實訓平臺、產業學院等載體,高職院校積極探索科教融匯,能夠深化職業教育產教融合、校企合作。
三、科教融匯下現場工程師培養的理論內涵
現場工程師的培養定位于研發創新與生產制造的銜接環節,這就決定了傳統產教融合、校企合作育人模式已無法適應新的人才培養要求。需要明確的是,現場工程師培養瞄準高端產業和產業高端,以培養聯結研發環節與生產環節的高層次技術技能人才為主,是傳統產業技術技能人才崗位與職能的高移化體現,是職業教育本科人才的具體畫像。專科層次職業教育的人才培養定位于生產一線技術技能人才,普通本科教育的人才培養定位于學術積淀或從事基層管理崗位。較之??茖哟温殬I教育和普通本科教育,現場工程師培養更加注重人才技術技能的復合性、創新性、延展性。職業本科院校的學生需要具備扎實系統的理論知識、復雜問題的綜合解決能力以及科學技術創新思維和應用能力。
職業教育發展步入新階段,需要適應經濟高質量發展對高技術技能人才的迫切需要,滿足人民群眾實現更高質量更充分就業的愿望,加強職業教育體系建設,提升產業國際競爭力。科教融匯借助培養現場工程師在推動高端產業發展方面具有革新意義,是職業教育新發展階段的必然選擇。
科教融匯從人才培養、課程建設、產教融合等各方面推動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現場工程師的崗位職責和培養目標要求職業教育在理論知識體系建設上更加系統完備,在技術技能培養上更加成熟且具備創新性、發展性??平倘趨R視域下現場工程師的培養從理念與機制上對完善職業本科教育培養體系、評價體系、制度體系和保障體系具有重要作用,有助于實現“四個有利于”:第一,有利于深化職業技能型高等學校教育辦學定位;第二,有利于支撐“兩個高端”,加快數字技術融入,服務產業轉型升級;第三,有利于組建“雙師雙能”型教師隊伍,改革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第四,有利于推動多主體參與職業教育辦學,提升職業院校綜合辦學實力。
來源:高職觀察,節選自《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23年第18期。
版權聲明:以上圖文,貴在分享,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如涉及版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