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等23部門聯合印發《關于加強新時代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的實施意見》。
《意見》指出,上海將力爭在“十四五”時期,建設高技能人才培養平臺100家,選樹高技能領軍人才1000名,新增高技能人才20萬名;到2025年,本市技能人才占就業人員比例超過30%,高技能人才占技能人才比例超過35%。
近年來,上海市高技能人才隊伍規模結構不斷壯大優化,但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工作仍面臨一些瓶頸問題?!兑庖姟方Y合上海人才高地建設的目標任務,聚焦重點產業領域高技能人才緊缺急需現狀,將近年來上海在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方面行之有效的探索和特色做法納入文件內容,著力在體制機制和扶持政策方面進行突破和創新。
《意見》提出健全高技能人才培養體系,構建以行業企業為主體、職業學校(含技工院校,下同)為基礎、政府推動與社會支持相結合的高技能人才培養體系。發揮行業企業培養高技能人才主體作用,落實企業職工培訓補貼政策,支持具備培訓能力的大企業自主開展職工培訓,鼓勵優質院校、職業技能培訓機構集中為中小微企業提供培訓服務。
《意見》鼓勵職業學校和培訓機構開展高技能人才培養。實施職業學校技能人才培養強基計劃,優化院校布局和專業設置,支持改善辦學條件,落實學歷教育與培訓并舉的法定職責。加大職業學校育訓結合激勵力度,優化與其承擔培訓評價任務相掛鉤的績效工資總量調整機制;大力推進“學歷證書+若干職業技能證書”制度落實落地,鼓勵有條件的區按照畢業學年學生獲得技能評價證書數量給予學校補貼扶持,發揮其培養青年高技能人才的主力軍作用。
允許職業學校開展有償性社會培訓、技術服務或創辦企業,所取得的收入可按一定比例作為辦學經費自主安排使用;公辦職業學校所取得的收入可按一定比例作為績效工資來源,用于支付本校教師和其他培訓教師的勞動報酬。支持職業技能培訓機構加強急需緊缺高技能人才培養。
推動產教融合培養高技能人才。探索構建政行企校多方協同的校企合作、產教融合高技能人才培養機制。持續實施產教融合型企業建設培育計劃,對納入產教融合型企業培育范圍的企業,符合條件的興辦職業教育投資,可按規定抵免教育費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建立技能人才繼續教育制度,推廣求學圓夢行動,定期組織開展研修交流活動。
來源:上海發布。
版權聲明:以上圖文,貴在分享,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如涉及版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