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有機融合:“崗課賽證”的要素構成
近年來,高職院校推廣產教融合、職業技能大賽、1+X證書制度等項目,為職業教育的高質量發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礎?!皪徴n賽證”概念是在這些實踐基礎上提出的又一個職業教育的重要理念?!皪徴n賽證”并非“崗位、課程、競賽、證書”四者的簡單疊加,而是四者基于內在邏輯的有機融合。第一,“崗”是指社會對崗位能力的需求,代表企業對某個崗位的技能標準、工作要求,是專業課程開設的依據,提供課程的知識與能力目標。第二,“課”是指職業院校根據崗位需求開設的理論與實踐課程,課程建設是“崗課賽證”的重要內容,通過開設相關課程滿足崗位需求,為大賽奠定基礎。第三,“賽”是指校級、市級、省部級、國家級甚至世界職業技能大賽,實現以賽促教、以賽促學,各級競賽為高職院校高質量人才培養提供激勵機制。第四,“證”主要是指1+X證書,在高職院校的專業實施1+X證書,融入行業對工作崗位知識、技能的考核與準入機制,代表行業對崗位的職業素質與技術要求。高職院校培養的是面向企業一線崗位所需的高素質高技能人才,“崗課賽證”育人模式是縮小企業需求的人才與高校培養的人才之間差距的“壓縮器”。因為,崗位需求既是任務的起點,也是最終要達成的目標,而課程建設既是核心又是實現目標的主要途徑。技能大賽提供實踐過程中需要的激勵機制和競爭平臺,1+X證書則提供高校的人才培養是否符合企業需求的鑒定標準。崗、課、賽、證互相融合,有機地被串聯起來,共同助推職業教育人才培養質量的躍遷。
二、內生機理:“崗課賽證”的內在機理
“崗課賽證”以高素質、高技能人才供需為抓手,由產業端提供人才需求的具體要求,由教育端提供人才培養平臺,由組織競賽的單位提供人才競技展示平臺,由相應的證書單位提供人才認定標準與憑證。“崗課賽證”綜合育人模式其中的課程建設是關鍵,也是最大變量,高校應圍繞“崗課賽證”來建立課程體系?!皪徴n賽證”的內在機理結構如圖1所示,其育人模式貫穿整個人才培養的全過程,其實現途徑包括以下三方面:第一,通過對產業企業提出的崗位需求進行分析,確定開設的專業課程,包括課程開設目標、內容、課時數、評價方法和標準,即“以崗定課”,實現“崗課融通”,將崗位能力標準融入課程標準,將崗位工作過程融入教學過程。第二,通過教師和學生參加的各級各類的職業技能大賽,用比賽激勵學生進行專業學習,引導專業教師進行技術研究,從而帶動教學內容改革,即“以賽促教”,實現“課賽融通”,將大賽項目融入課程實訓,將大賽評價融入課程實訓評價。第三,通過引入1+X證書或其他專業技能證書的職業技能標準,對課程的教學效果進行檢驗,從而推進課程教學標準的不斷革新,以達到行業企業的崗位需求,即“以證定標”,實現“課證融通”,將職業技能標準融入課程標準,證書評價融入課程評價。
圖1 “崗課賽證”內在機理結構
三、增值賦能:“崗課賽證”的實踐路徑
“崗課賽證”綜合育人模式在“課—教—評”三個方面同樣展現出充沛的適配性,并引領高職院校人才培養走向高質量發展之路。第一,以崗定課,引領課程內容開發,實現“課崗對接”。首先,高職院校主要培養產業鏈中下游生產、建設、管理、服務需要的高素質、高技能人才。然而由于區域產業發展不均衡,以及不同產業崗位技能存在的差異性,高職院校應通過市場調研明確專業在不同產業所對應的目標崗位鏈。其次,高職院校要綜合不同崗位職業能力需求進行分析,確定崗位所需的基本能力、核心能力、拓展能力,以及相關能力的考核指標。最后,從各項能力中進行要素凝練、課程轉換,形成崗位能力型的課程體系,并根據能力需求與考核標準完成課程內容的開發。第二,教學創生,擴展實踐教學形式,實現“賽證促學”。項目化教學在高職院校的專業教學得到推廣,通過教師引導、項目實施,實現課程教學的“教、學、做”一體化。賽證考核的內容源于實際的崗位工作任務,其內容貫穿多門課程,甚至融入專業新技術。高職院校應圍繞競賽、職業技能考證,以競賽規程、證書考核為指導,以競賽項目、考證任務為載體,借助第二課堂的競賽訓練、考證訓練,開展項目化教學,引領教學創生,從而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第三,評價賦能,構建多維的評價體系,實現“以評促改”?!皪徴n賽證”融合育人,不僅會引發課程教學內容、教學方法的改革,而且會對考核評價提出新的要求。由學校教師、競賽組委會、職業技能證書鑒定機構共同構成評價主體,課前對課程體系、課程內容、教學方法、教學資源及課程標準進行不同主體角度的評價;課中對課程教學組織和教學效果進行過程性評價,并對照競賽規程、技能證書的考核標準促進教學內容和方法的改革;課后對課程實施的效果進行多樣化考核,課程采用職業技能資格證書考核替代課程考試,將技能競賽成果轉換為相關課程成績或學分,從而實現由多方參與的課程實施全過程評價體系。(節選自《無錫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24年第1期)
來源:高職觀察。
版權聲明:以上圖文,貴在分享,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如涉及版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