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城市職業學院借助人工智能、大數據、物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的開拓性應用,全力打造出“三平臺一中心”,逐步實現“五智一站”智慧化校園。
一、打造智慧教學平臺,助推教學改革
智慧教學平臺采用“1+N”的設計思想,1是微服務數字基座,N是各類教管應用系統。平臺以基礎環境為支撐,以微服務管理機制為內涵,通過1(微服務數字基座)與N(各類教管應用系統)的對接,實現教管綜合運行管理和教學大數據的采集監控,完成智能大數據分析。
智慧教學平臺全面對接教學管理、考試管理、評價管理、實習管理、教科研管理、專業管理、資源管理等覆蓋整體教學管理業務的業務系統,實現線上線下教學、質量監控評價、優質教學資源和數據融通分析的一體化管理和運行監管,通過空間應用的方式,集中整合各類系統使用,為本校師生和教學管理部門提供融合互聯網/移動物聯網的全方位使用服務,打造具有四川城市職業學院特色的教管深度融合智慧教學平臺,實現教學智慧化和學習智慧。
智慧教學平臺構建了物理學習空間和虛擬學習空間,能夠為師生教學和學習活動提供有效支持。基于互聯網技術搭建的學習空間能夠實現課程、教學資源數字化,加快網絡教育資源開發和共享平臺建設,教與學、教與教、學與學全面互動,真正把技術與教學實踐的融合落實到每個教師與學生的日常教學活動與學習活動中,提升了學校教學質量,加快推進教學改革。
智慧教學平臺充分利用人工智能技術來支持教師設計教學策略、實現精準化教學,幫助學生規劃學習路徑、推薦學習資源、提升學習效果,助力教學管理部門合理調配教育資源、建立有效的教育管理制度和提供決策支持服務。通過人工智能技術,實現了課堂實時翻譯、智能教學助手、智慧知識圖譜、智能推薦、人臉識別、內容安全檢查、作業自動查重和智播課堂等,助力學校教師革新了教學理念,創新了教學方法,有效推動了教學改革。
二、打造智慧育人平臺,助力“三全育人”
智慧育人平臺涉及學生入學前、入學時、在校期間、畢業以及畢業后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各子系統業務互相關聯,信息互聯互通,實現信息數據化、業務流程化、工作系統化等全過程一體化,解決現實中學生工作繁瑣、無序、低效的現狀,為不同角色的用戶提供個性化的、高效便捷的服務。智慧育人平臺主要包括招生服務、迎新服務、學生日常管理(寢室文明、校園文明、日常操行)、第二課堂、獎勤助貸、公寓管理、團委工作、就業管理、智慧安防系統等,提供學生在校期間全生命周期、全過程的育人管理信息化支撐,全面助力“三全育人”。
智慧育人平臺通過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手段支撐,提供多場景的智慧預警和精準決策。如通過對在校學生的軌跡記錄(門禁、一卡通、上網、考勤、WiFi連接、智慧安防軌跡跟蹤等)實時監控,分析學生的在校情況,對疑似不校、晚出或晚歸的學生進行識別和預警,并及時將預警信息通過平臺推送、短信等方式通知到輔導員及相關人員。再如社交關系分析、日常行為進行關聯分析,根據孤僻程度進行分級并及時預警,便于輔導員給予這部分學生群體及時關注和干預。
三、打造智慧管理服務平臺,實現“一站式”服務
智慧服務管理平臺是對一站式門戶的升級,具有一站式、智能化、個性化、移動化等特征,具有良好的兼容性、開放性、先進性和擴展性。采用統一的技術標準、設計規范和視覺體驗,將分散的業務應用和內容進行整合,并提供統一的應用系統入口管理功能,將完成集成的各類應用系統進行配置管理,并集中顯示在服務門戶中??梢詾楦骷壐黝愑脩籼峁┳杂啥ㄖ苽€性化信息的主動推送服務、群組交流互動服務等。以“不同用戶”為視角,梳理并展現面向不同角色的服務應用,滿足個性化的需求,將分散在不同業務部門的服務事項、信息資源、主題分析圖表集中起來,通過管理變革與流程再造,優化服務供給能力。通過梳理全校服務事項和表單清單,利用信息化手段整合全校資源,打破部門、信息、系統和服務之間的孤島和壁壘,改造優化服務流程,推動跨部門、跨系統數據共享和業務協同,完成以服務為導向的業務重構和服務創新,構建場景融合式服務,實現集業務辦理、數據展示、交互咨詢、效能監督為一體的智慧管理服務平臺,實現平臺智慧化、管理智慧化和一站式服務。
四、打造數據服務中心,共享數據資產
數據孤島是學校從數字校園向智慧校園轉變過程中最大的問題,學校為解決這一問題,建設了包括大數據集成管理平臺、大數據質量管理平臺、大數據資源共享平臺等數據服務中心。以《四川城市職業學院教育管理信息標準》為依據,利用標準管控工具,實現對信息標準的查看、變更申請、變更審核、版本管理、歷史分析等,促進信息標準的持續改進,發揮信息標準在學校信息化建設的價值和意義。利用ETL數據集成工具,完成各種異構數據源統一的、智能的數據清洗與整合,實現快速整合不同的業務數據。數據服務中心實現了數據集成、治理與共享,為各平臺提供數據支撐。截止到目前,已實現10個業務系統數據集成、治理和共享,涉及數據表180張,數據字段總量3268個,數據總量2709萬多條。
學校通過打造“三平臺一中心”,逐步構建起“五智一站”智慧校園。有力的推動教學改革,助力了“三全育人”工作,提升了管理效率,提高了服務質量,提升了學?,F代化治理能力,全面提高了人才培養質量?!拔逯且徽尽敝饕w現在以下六個方面。
平臺智慧化:構建結構合理、使用方便、高速穩定、安全保密的基礎網絡,形成數據、應用的無縫融合,做到常態化的運行監控與分析,推廣應用和數據的共同發展和持續化迭代。
管理智慧化:構建覆蓋全校工作流程的、協同的管理信息體系,通過管理信息的同步與共享,暢通學校的信息流,實現管理的科學化、自動化、精細化,突出以人為本的理念,提高管理效率,降低管理成本。
教學智慧化:構建囊括全日制教育、繼續教育和成人培訓等在內的綜合教學管理的數字化環境,科學統一的配置教學資源,提高教師、教室、實訓室等教學資源的利用率,改革教學模式、手段與方法,豐富教學資源,提高教學效率與質量。
學習智慧化:構建先進實用的網絡教學平臺,整合、豐富數字化教學資源,創造主動式、協同式、研究式的數字化學習環境,建立師生互動的新型教學模式。
生活智慧化:構建便捷、高效、高雅、健康的數字化生活環境和電子商務服務平臺,利用一卡通系統,實現校內主要消費流通、學生入學繳費、身份認證及門禁管理等。
一站式服務:實現教職工和學生的管理、教學、科研、學習、生活等主要活動的一站式服務,提高對師生服務的水平,提高對社會的服務能力。
雖然學校通過打造“三平臺一中心”,逐步構建起“五智一站”智慧校園,但是學校的智慧校園建設還處于初級階段,在大數據輔助決策等方面還需要進一步的進行研究和建設,這也是后續學校智慧校園建設的重點內容。(來源:四川城市職業學院新聞網)
來源:高職觀察。
版權聲明:以上圖文,貴在分享,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如涉及版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