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教育部黨組書記、部長懷進鵬表示,要進一步深化職業教育產教融合,創新推進以“辦學能力高水平、產教融合高質量”為導向的“新雙高”建設。下面就如何深化職業教育產教融合,創新推進“新雙高”建設提一點個人的理解。
一、深刻理解“新雙高”建設的內涵與意義
以 “辦學能力高水平、產教融合高質量”為導向的“新雙高”建設,是對《關于深化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改革的意見》提出的“一體、兩翼、五重點”建設任務的高度提煉,是職業教育發展的重要目標和工作重心。其中,“辦學能力高水平”要求學校具備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完善的教育教學設施、高水平的師資隊伍和高效的管理機制,能夠為學生提供優質的教育資源和服務;“產教融合高質量”則要求學校與企業、行業等緊密合作,實現產業與教育的深度融合,共同培養符合新時代社會需求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
二、深化產教融合,構建校企命運共同體
1.加強校企合作機制建設,建立穩定的校企合作機制,明確雙方的職責和權益,確保合作的順利進行。通過簽訂合作協議、共建實訓基地、共享教學資源等方式,加強校企之間的緊密聯系。推行工學結合的教學模式將企業的實際生產、經營、管理等環節融入教育教學過程中,讓學生在實踐中學習和成長。推行“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根據企業需求定制培養方案,實現人才與崗位的精準對接。
2.加強“雙師”隊伍建設,打造一流的教師教學團隊。鼓勵教師到企業掛職鍛煉、參與企業技術研發和生產經營活動,提高教師的實踐能力和職業素養。聘請企業技術骨干和管理人員擔任兼職教師或產業導師,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實踐經驗和行業知識。鼓勵教師參與國際交流和培訓,引進國外先進的職業教育理念和方法,促進職業教育邁出國門,走向世界。
三、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提升綜合辦學能力
1.優化專業設置和課程體系,圍繞職業教育“五金”新基建工程,根據產業發展趨勢和市場需求,動態調整和優化專業設置,確保專業設置的針對性和前瞻性。構建符合職業教育特點的課程體系,注重實踐教學環節的設置和實施。加強教育教學設施建設加大投入力度,建設符合現代職業教育要求的教學場景、實訓基地、實驗室等基礎設施。開發具有職業教育特色的新形態優質教材。引入先進的教學設備和技術手段,提高教學效果和質量。
2.推進信息化和數字化建設,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構建數字化教學資源庫和智能在線學習平臺,為學生提供豐富的學習資源和便捷的學習方式。加強師生之間的在線互動和交流,提高教育教學的針對性和實效性。打造一些虛擬現實(VR)或增強現實(AR)的教學場景,讓學生在虛擬仿真的環境中進行實踐操作,提高學習效果。
四、加強政策支持和保障
1.制定和完善相關政策,地方政府應根據本地實際,出臺相關政策,扶持,提供一些稅收減免、土地優惠等實實在在的福利,讓企業更愿意參與到職業教育中來。完善體制機制,明確主體責任和任務分工,為校企合作和產教融合提供必要的政策制度保障。
2.加大資金投入力度,地方政府應加大對職業教育的投入力度,提高職業教育經費的使用效益。鼓勵企業和社會資本投入職業教育領域,形成多元化的投入機制。
3.加強監管和評估,地方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門要建立完善的監管和評價機制,對職業教育產教融合的實施情況進行定期檢查和評估。對表現優秀的學校和企業給予表彰和獎勵,對存在問題的學校和企業進行督促和指導。
總之,隨著全球經濟的不斷發展和技術的日新月異,職業教育作為培養技術技能人才的重要陣地,其地位和作用日益凸顯。深化職業教育產教融合,創新推進“新雙高”建設是新一輪“雙高計劃”實施的務實舉措。在具體實踐中要不斷探索和創新職業教育發展的新路徑和新模式,以適應不斷變化的社會需求和經濟發展形勢,進一步提升職業教育的辦學能力和服務水平,為社會培養更多符合市場需求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
作者:寶雞職業技術學院 雙高辦主任 余洋
來源:高職發展智庫。
版權聲明:以上圖文,貴在分享,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如涉及版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