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設計符合新質生產力要求的人培方案
在新質生產力條件下,高職教育的人才培養方案及課程體系需要圍繞新興產業和高新技術領域的需求進行動態調整和優化?!霸谂囵B方案設計上,堅持面向產業、聚焦數智,逆向設計、正向實施,以支撐新質生產力發展的工作崗位所需的職業能力培養為邏輯起點,以高素質技能人才培養目標達成為培養終點,系統梳理發展新質生產力衍生的典型工作任務,重構數智化綠色化課程體系”。教學模式采用情境模擬、項目驅動甚至理實一體化,鼓勵學生參與到真實項目中去,增強學生的創新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充分利用數字信息技術,構建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混合式教學模式,提供豐富的數字化教學資源,開展翻轉課堂、慕課、微課、虛擬仿真實驗等教學活動,提升教學效果與學習體驗。
二、構建以項目驅動為導向的教學科研聯動模式
以項目驅動為導向的教學科研聯動模式秉持“學以致用、研以致教”的理念,強調理論學習與實際應用的緊密結合,科研探索與教學實踐的相互促進。旨在構建一個教學與科研相互滲透、協同發展的互動、互補、共同發展的教育模式。它倡導在真實項目情境中開展教學活動,讓學生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學習專業知識、鍛煉技能,同時鼓勵教師將科研成果融入教學,提升教學質量與科研水平。具體的模式構建中,選取與專業課程緊密關聯、具有前瞻性和創新性的科研項目或企業實際項目作為教學載體。項目設計應兼顧知識覆蓋度、技能訓練、創新性要求,確保其既能滿足教學目標,又能引導學生接觸科研前沿,激發科研興趣。采用小組合作、任務分解、階段匯報等方式,將項目任務嵌入課程教學,實現教學內容與項目進程的同步推進。教師擔任項目導師,指導學生查閱文獻、設計實驗、撰寫報告,引導學生在項目實踐中學習專業知識、掌握科研方法。建立以項目成果為導向的多元評價體系,綜合評價學生在項目中的知識掌握、技能提升、創新表現等方面。設立科研獎學金、創新競賽、優秀項目展示等活動,激發學生參與項目的積極性。
三、加強校企合作,實現科研成果向教學資源的有效轉化
高職院校應當主動與產業界建立緊密的合作關系,共同構建技術研發與工程實訓平臺,實現資源共享與優勢互補。通過與企業合作,高職院校可以利用企業的生產設施、先進的技術資源以及豐富的實踐經驗,為學生提供更加貼近實際的學習條件。通過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共建實習實訓基地等具體措施,高職院校能夠將企業的實際生產場景融入教學中,使學生能夠在真實的產業背景中學習和鍛煉,從而有效提升其專業技能和綜合素質。此外,將最新的科研成果轉化為教學案例和教材,不僅能夠豐富教學內容,還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創新思維。同時,這種合作模式也為教師提供了深入了解企業一線的機會,使他們能夠及時掌握行業發展的最新動態和技術挑戰,進而更加精準地指導科研工作和推動教學改革。
四、完善科研評價體系,激勵教師參與教學科研融合活動
完善科研評價體系是激勵教師積極參與教學科研融合活動的重要手段。該體系更加注重教師在促進教學內容更新、教學方法創新以及學生能力培養等方面的貢獻。首先,評價體系應考慮教師在科研項目中的實際作用和貢獻,特別是能夠直接促進教學方法改進和學生能力提升的項目。此外,教師參與編寫教材、開展實驗教學改革以及指導學生科研活動等也應成為評價的重要內容。為了確保評價體系的激勵作用,評價結果應與教師的職稱評定、獎金分配、研究經費支持等實際利益掛鉤。通過這種方式,教師能夠清晰地看到參與教學科研融合活動對個人職業發展的積極影響,從而更加主動地投身于其中。(節選自《湖北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24年第2期)
來源:高職觀察。
版權聲明:以上圖文,貴在分享,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如涉及版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