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本科層次職業教育,就要立足類型教育,培養產業需求的高層次技術技能人才,暢通人才成長路徑,加快構建現代職業教育體系,需要政府以及院校從政策推進、學科專業、師資隊伍、平臺搭建、機制環境等多方面著手,系統推進。
一、形成發展本科層次職業教育的政策合力
本科層次職業教育是社會新興產物,由誰來辦以及怎么辦還需要作很長時間的探索,形成國家、地方政府以及院校多方政策合力,統籌謀劃、有序推進尤為必要。
一、是支持一批高職院校升格或由獨立學院轉設職業技術大學,成為獨立設置的本科職業教育的探索者。
二、是支持一批高職院校開辦本科層次的職業教育專業。
三、是繼續鼓勵應用型本科高校招收中高職學生探索本科層次的職業人才培養。不管是哪一種形式的探索都需要政府明確的政策導向和院校明確的辦學定位,把好學生的入口關與出口關,如要強化“職教高考”的特點,突出生源的“職業技能”基礎;要遵循職業教育和技術技能型人才成長的規律,按照更高標準設置本科職業教育的專業;要制定本科層次職業教育的院校評估與專業評估標準,引導各類高校合理規劃與科學發展等。
二、提升新建職業技術大學辦學綜合實力
先行試點的職業技術大學是目前社會各界最為關注的開展本科層次職業教育試點的高校,也是許多高水平高職院校甚至普通本科院校所羨慕和觀望的。這些院校的綜合辦學實力、學生培養質量能否達到應有的本科水平直接影響到現代職業教育體系的構建和本科層次職業教育品牌的形成。因此,職業技術大學要深刻領會教育部相關文件的精神,在內涵建設上下功夫,加快提升辦學水平,才能真正勝任引領本科層次職業教育發展的歷史使命。
一、是切實做好專業設置的論證工作。人才培養是高校的首要任務,職業技術大學整體升本以后,要對先行開設的本科專業進行嚴格的梳理和實力評估,確保開設的專業符合地方新經濟發展的要求,達到本科層次職業人才培養的質量目標,然后有計劃地逐步擴大招生規模。
二、是全力抓好高水平師資隊伍建設。教師隊伍是目前這類大學的痛點和弱點,高水平教師隊伍決定著一所大學的核心競爭力,要在高水平學科帶頭人引進和行業高水平技術骨干的使用方面取得突破。在高端人才引進、培養和使用方面,院校人事部門以及各學院、有關部門要創新思路和舉措,要高度重視青年教師的“雙師雙能”素質培養。
三、是全力搭建科研服務平臺。職業技術大學要進一步凝練學科專業方向,強化特色,把科技創新人才隊伍建設作為學校科技創新體系建設的重要內容,爭取承接大項目、大工程,凝練大成果,努力把論文寫在祖國的大地上,在輸送高質量人才和服務地方發展方面獲得應有的地位。
三、支持高水平高職院校開展本科職業教育試點
近年來,許多省份為了推動地方經濟的更好發展,已經開始探索支持高職院校與本科院校聯合培養本科層次職業人才,取得了明顯的效果。部分高職院校經過多年專業辦學實踐,已積累了一定的辦學經驗,基本具備了開展本科層次職業教育的條件和能力。
教育主管部門可以支持有條件的高職院校逐步有序開展本科層次職業教育試點:
一、是要發揮“雙高計劃”高校重點專業群引領作用,通過發展本科層次職業教育帶動水平提升,高度重視并促進新興、交叉專業的形成與發展,努力形成若干特色鮮明的、高水平的專業群,為開展高水平的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提供專業基礎。
二、是要開展以成果為導向的專業考核,建立專業預警與調整機制,切實加強專業內涵建設,建立專業跟隨產業發展的預警與調整機制,建立專業人才需求預測和畢業生就業情況反饋機制。
三、是要深入推進專業認證建設工作,根據專業認證標準,修訂或制定與專業認證高度相關的制度文件,開展專業認證相關調查,客觀、全面地了解在校生、畢業生、教師、雇主的真實意見,為專業建設和改革提供真實的、精細化的數據支撐。
四、做好本科層次職業教育的院校評估和專業評估
評估是“指揮棒”,本科層次職業教育要做好院校評估和專業評估工作。通過評估引導本科層次職業教育聚焦兼具本科專業能力和職業核心能力的人才培養定位,確保職業高等學校的人才培養質量。院校評估應注重職業教育類型特色、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開展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培養高層次技術技能人才等方面的考察。
專業評估應注重專業設置是否對接國家和區域主導產業、支柱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需求;是否建有明確的專業設置標準和合理的建設規劃,以及動態調整、自我完善的專業建設發展機制;是否注重培育優勢特色專業和新興專業,打造高水平專業(群);專業實習是否能夠結合專業特點和人才培養目標,與行業企業合作開展認知實習、跟崗實習和頂崗實習;是否建立實習運行保障制度,每個專業是否建有穩定的實習基地,實習經費是否有保證等方面的考察。
人才培養質量應突出“職業性”和“技術性”的優勢,強化核心職業能力和素養教育,注重學生的溝通能力、思考和解決問題能力、探究創新能力、團隊協作能力、適應能力、信息處理能力、責任心和專業能力以及外語應用能力等“軟技能”培養。
五、完善發展本科層次職業教育的內部管理機制
職業高等學校發展本科層次職業教育,關鍵在于建立一套基于“職業性”與“高等性”兩大特點的管理運行機制,提高管理的科學化水平,保障院校辦學實力的提升。
一、是要創新二級學院建制,積極探索與地方政府、行業產業、頭部企業等多主體共建現代產業學院,按照職業人才成長規律,培養適應現代產業發展需求的高層次技術技能人才。
二、是要對現有的科技管理辦法進行修訂和完善,以適應高端科技平臺、重大科研項目管理的需求,提升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能力。
三、是結合學校崗位設置與聘任工作,進一步推進崗位聘任、團隊配備、績效考核、分配制度等方面的改革,完善高級專業技術職務評聘、崗位設置管理、績效工資實施、科研業績考核等方面的政策機制,激發教師專業發展活力,打造高水平師資隊伍??傊?,通過科學的制度設計,逐步建立有利于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和推進本科層次職業教育健康發展的內部管理運行機制。
六、培育發展本科層次職業教育的校園生態環境
優良的學風、和諧的氛圍和科學的精神,是高等教育發展的本質要求。實現本科層次職業教育又好又快的發展,必須要營造一種良好的校園“環境生態”。
一、是要堅持以學生為中心和以就業為導向,形成立德樹人的育人環境和服務社會需求的辦學理念,為現代產業發展培養更多高端技術技能人才。
二、是要大力倡導革故鼎新、敢為人先的創新精神,充分挖掘本科職業教育“職業性”和“高等性”的內涵,形成適合本科職業教育人才培養需要的課程、教材、實習基地以及教學模式、評價機制等。
三、是要不斷改善教師成長的環境,加大引才育才力度,培養同時在行業企業和職業教育領域具有影響力的高水平師資隊伍。
四、是建立自由探索、團隊協作、兼容大學精神與產業文化的大學文化,努力營造寬厚、寬容、寬松的人際環境,形成干事創業、比學趕超、爭先創優的良好氛圍,積極引導廣大教師在跨界合作的團隊中找準自己的位子,通過協同作戰開展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和服務社會活動,推動本科層次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