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1+X證書制度書證融通的內在邏輯
1+X證書制度的書證融通,是指學歷證書“1”與職業技能等級證書“X”兩者之間的相互銜接、相互認可以及相互轉換?!?”與“X”有機地統一于1+X證書制度,而1+X證書制度又不是“1”與“X”的簡單相加,“1”彰顯職業教育的學歷教育屬性與特征,“X”更多地表達和詮釋職業教育所特有不同于普通本科教育的人才培養目標的訴求。因此“1”與“X”既是兩個相對獨立的主體,又是具有內在融通的共同致力于職業教育改革及人才培養創新的創舉。作為兩個相互獨立的主體,“1”與“X”在發證主體、教學內容、培養模式等方面都有很大的不同,“1”一方面強調職業教育及其人才培養的特殊性,另一方面也遵循了普通高等教育及人才培養的共性,由職業教育的主辦機構所頒發,致力于培養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在此基礎上以就業為導向,基于行業產業對接、產教融合、工學結合等理念,面向服務于區域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目標,培養具有較高勞動技能和職業素養的技能型人才。“X”即若干職業技能等級證書,“職教20條”中明確規定其由職業教育培訓評價組織開發,與“1”相比該證書更加注重職業的技能與技術,在培訓時間上通常要短于學歷證書所需時間。
盡管“1”與“X”有許多不同,但兩者都致力于職業教育的人才培養,并且在學分認定、積累與轉換機制下兩者在人才培養方面具有相同的效能。這既是“1”與“X”之所以能夠共同存在于職業教育人才培養的重要原因,又是1+X證書制度設計的重要前提。“1”與“X”具有共同的教育培訓對象,這是1+X證書制度書證融通的重要內在邏輯。
二、1+X證書制度書證融通的體現
通過以上關于1+X證書制度書證融通內在邏輯及“1”與“X”關系的表述與闡釋來看,書證融通即“1”與“X”的融通是1+X證書制度設計的精髓與靈魂。
1.職業技能等級標準與相應層次的專業教學標準相對接。“1”與“X”的關系及內在邏輯決定了職業技能等級標準與相應層次專業教學標準之間的相互對接?!?”是為學生的可持續發展準備基礎,“X”作為“1”的延伸、拓展和強化,不同等級、不同層次的職業技能標準分別對應相應層次、相應階段的專業教學與專業課程標準以及該層次、該階段的人才培養目標。
2.“X”證書培訓內容與專業課程教學內容相融通。“1”是基礎,“X”是“1”的強化補充和拓展,可以對其賦能但不能加負?!癤”證書面對的對象主要是在校學生,在現行學制條件下學生的在校學習時間十分有限,因此“X”證書的培訓內容在規劃和設計上就不能獨立于現有的專業課程教學內容體系而另辟蹊徑,而應該在立足于現有專業課程教學內容設置和學歷教育人才培養方案框架的基礎之上進行思考和統籌安排。如果學歷教育中現有的課程內容已經包含了“X”證書相關內容,那就這部分內容就不單獨地再進行培訓。只對現有專業課程內容中缺失、空白或不充分的內容才通過專門的技能培訓予以補充和加強。
3.“X”證書培訓過程與專業教學過程的一體化。由于“X”證書培訓與學歷教育專業教學的課程設置在內容上相互融通,所以可以就兩者在教學內容、教學實踐、場所安排、組織形式、師資分配、時間安排等方面進行同步化、一體化組織和統籌,實現“X”培訓過程與學歷教育專業教學過程的一體化。
4.“X”職業技能考核與專業課程考試相同步。職業技能等級標準與相應層次的專業教學標準相對接,“X”培訓內容與專業人才培養課程內容相融通,以及“X”培訓過程與專業教學過程的一體化,為“X”職業技能考核與專業課程考試相同步準備了前提條件和基礎,同時也為職業教育更深層次的教學與考試相互分離、培訓與考核相互分離等做好了準備。
5.“1”與“X”之間相互認可與轉換。“1”與“X”之間通過學分認定、積累與轉換機制可以實現相互之間的認可與轉換。獲得“1”的學生在學習和申請相應的“X”證書時,可以獲得免試相關內容的資格,而獲得“X”證書的學生或社會成員在學習和申請更高階段的學歷教育證書時,可以按照規定兌換相應的學分,從而獲得相關課程內容的免修資格。“1”與“X”之間的相互認可、轉換與融通,為國家資歷框架的構建準備了重要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