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質量發展是新時期職業教育發展的總體要求,其中職業教育教材質量直接關系到職業教育人才培養質量,中辦、國辦印發的《關于推動現代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意見》明確提出,強化教材建設國家事權,分層規劃,完善職業教育教材的編寫、審核、選用、使用、更新、評價監管機制?,F階段我國通過國家規劃教材制度大幅度提升了職業教育教材的質量,但由于職業教育教材尤其是專業課教材具有種類多、涉及面廣、更新速度較快等特點,因此實施職業教育教材監測,是職業教育教材高質量發展的現實需求,首先需要厘清以下五個問題:
01.職業教育教材監測是什么
厘清職業教育教材評價與職業教育教材監測的關系,明確職業教育教材監測的內涵,是開展職業教育教材監測工作的前提。
廣義的職業教育教材評價有一般評價和特殊評價之分。其中,一般評價是由教材評價主體實施的,評價主體多元,像各級教育行政部門、職業院校以及第三方機構或出版社,都可以對職業教育教材進行評價,其基于科學的評價標準,對教材的質量進行分析,主要是結果性評價,具有一定的導向性,比如職業教育國家規劃教材遴選、全國教材建設獎評選工作等,也包括各省級教育行政部門、職業院校開展的教材選用、使用評價等。一般意義的教材評價涉及的范圍非常廣泛,更多地體現其工具性價值。
職業教育教材監測是一種特殊意義的評價。教材作為國家事權決定了職業教育教材監測是由國家主導的,委托第三方機構具體實施,基于相對穩定、權威的標準,對職業教育教材質量進行全面的、動態的調研、評價和反饋,力圖全面了解職業教育教材現狀,發現其存在的問題和取得的成績,重在事實描述,主要是一種發展性評價,最終目的是為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02.職業教育教材監測的對象是什么
厘清職業教育教材監測對象全覆蓋與突出重點之間的關系,是開展職業教育教材監測的基礎。職業教育教材監測是國家行政力量推動的具有權威性、科學性的工作,一般意義上來說,監測對象涉及所有的職業教育教材,但由于職業教育教材數量多、涉及專業廣,決定了其監測要分清輕重緩急,分批分類推進,把握好監測對象。
《“十四五”職業教育規劃教材建設實施方案》明確提出,“十四五”期間,分批建設1萬種左右職業教育國家規劃教材,國家、省兩級抽查教材的比例合計不低于50%并公布抽檢結果。明確以國家規劃教材為引領提升職業教育教材質量,這是我國職業教育教材建設工作的基本思路,通過國家層面遴選一批優質職業教育教材,可確保優質教材進課堂,杜絕不合格教材流入學校。然而,除了國家層面遴選的優質國家規劃教材外,非規劃教材所占的比例也很大,質量也參差不齊,因此,職業教育教材監測的對象還應明確為國家規劃教材以外的其他教材,具體包括省規教材和校本教材。由于職業教育專業課教材量大面廣,形態多樣,可采取分層抽樣的方式實施監測,從正式出版的紙質教材入手,包含新型活頁式教材、工作手冊式教材和“1+X”教材,此外融媒體教材也應逐步納入監測范圍。
03.職業教育教材監測的標準是什么
厘清職業教育教材監測的標準,確保監測的科學性、權威性和有效性,是開展職業教育教材監測的依據,要結合職業教育教材的屬性,構建職業教育教材監測指標體系。
一方面,職業教育教材監測要關注教材的一般屬性。教材是落實黨的教育方針的重要抓手,確保教材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和價值導向,是職業教育教材首要堅守的原則和底線。此外,不僅教材內容,包括教材形式等方方面面都要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在監測過程中,如果教材出現政治性錯誤,實施一票否決制度。
另一方面,職業教育教材監測要體現其類型屬性。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教育法》首次以法律形式明確了職業教育的類型屬性,具體體現在職業教育教材的內容、結構、形式等要體現科學性、職業性、先進性,確保教材內容體現國家專業教學標準、課程標準和行業標準等要求,面向職業和崗位隨技術發展進行動態更新;確保教材結構符合教材編寫邏輯、知識內在邏輯、技術的積累邏輯和學生的學習邏輯,要基于典型工作任務,滿足崗位需求,適應案例教學、項目化教學等教學方式;確保教材形式上進行不斷創新,開發新型活頁式、工作手冊式和數字化教材等新形態教材。
04.職業教育教材監測如何實施
職業教育教材的體量大,且其職業性決定了內容、結構要隨著行業產業發展動態更新,僅僅依靠國家教育行政部門某一次的抽樣監測,不能滿足對職業教育教材現狀的全面把控和對教材內容的動態更新。因此,職業教育教材監測是一項系統工作,要發揮各省級教育行政部門的積極性,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開發職業教育教材監測與反饋系統,組建職業教育教材監測專家隊伍,建立國家、省兩級職業教育教材監測體系。
具體而言,一是建立職業教育教材常態化監測機制,定時、定量、定期開展職業教育教材監測工作,國家整體部署職業教育教材監測工作,在國家的指導下,各省級教育行政部門對本地區職業教育教材實施監測。二是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國家層面可建立職業教育教材監測與反饋系統,該系統對各省級教育行政部門開發,基于該系統,國家教育行政部門、省級教育行政部門可動態收集、分析職業教育教材監測數據,同時,可以動態反饋教材監測結果,確保教材監測工作常態化、規范化。三是組建職業教育教材監測專家隊伍,把職業教育專家學者、普通高校專家、高層次技術技能人才、優秀作者等納入職業教育教材監測隊伍,對職業教育教材質量進行專業化監測。通過上述舉措推動職業教育教材監測工作的智能化、數字化和便捷化。
05.職業教育教材監測結果如何運用
職業教育教材監測結果的運用既要關注其工具性價值,及時發現存在的問題并進行反饋,又要關注其對于促進人的培養方面的發展性價值,通過監測全面反映職業教育教材的現狀,遴選優質教材,推動職業教育教材質量全面提升,進一步推動人才培養質量提升。
要綜合運用職業教育教材監測結果,兼顧其工具性價值和發展性價值。一是促進職業教育教材決策的科學化,從而有效地監督和管理整個國家的職業教育教材質量狀況,有的放矢地推動職業教育教材質量體系建設,同時引導社會輿論整體形成科學的職業教育教材質量觀。二是促進職業教育教材質量提升,讓職業教育教材監測發揮職業教育教材質量的“體檢儀”和“指揮棒”的作用,逐步建立職業教育教材反饋機制,一方面,及時發現職業教育教材監測的問題,及時反饋各地、出版社,督促其整改,促進職業教育教材質量提升;另一方面,將在監測過程中發現的優秀教材及時反饋各地、職業院校和出版社,服務各地、職業院校遴選優質教材,同時,促進各地和職業院?;谙鄳臉藴?,開發高質量職業教育教材。
來源: 《中國教育報》2023年6月13日07版,作者:徐曄,系教育部課程教材研究所副研究員
版權聲明:以上圖文,貴在分享,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如涉及版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