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教育教師教學創新團隊多重角色的活化及專業素養的強化需要外在機制和內在自主調動的雙重助力,外在機制是基本保障,主觀能動性是動力源泉,二者相互促進,相輔相成,共同為教師教學創新團隊的穩步發展和提質增效創造機會。
一、普遍互動:創建隊內隊外雙循環互動機制增強發展力
建構全面立體的互動機制有利于職業教育教師教學創新團隊的資源流動共享,進而孕育智慧增值,促進資源的再利用和再生長?!敖M織資源越多、整合度越高,團隊建設成果越多”。職業教育教師教學創新團隊內部教師個體自帶的資源是團隊最直接的智慧來源,充分開發利用團隊內部資源是團隊自身建設和服務職業教育發展的基本前提。此外,知識的再生長需要多元觀點的交流碰撞,這就要求團隊擺脫單一、單向、低頻的形式主義交流范式,轉向交叉融通式的互動模式,提高團隊自身資源的整合度。教師教學創新團隊中的每一個教師成員都是極具創造力的專家級教師,且各具特色、各有所長,通過多層次、寬領域的交流互動可以實現隊內資源的全面融通,為團隊資源附加值的顯現埋下伏筆。從更寬廣的發展領域看,團隊與團隊之間的交流互動亦是不可或缺的。職業教育教師教學創新團隊的聚焦點不應僅僅是某一個團隊,而應兼顧不同領域、不同區域團隊的整體發展態勢。針對不同專業建設的職業教育教師教學創新團隊在具體的發展目標和定位上會有所差異,處于不同地域的教師教學創新團隊在發展的外在條件上會有優劣之分,但所有團隊的最終目標都是致力于職業教育的提質培優行動。為此,團隊之間的交流可以結合團隊發展背景求同存異,取長補短,共享團隊發展好策略。在多元參與、多層次整合的體系化交流中,教師教學創新團隊的地位和價值愈加突顯,對外界資源產生價值吸引,從而吸納新力量,凝聚新動力,為團隊創新成果的持續塑造提供有力支持。
二、專業賦能:專業化引領教學創新打造高效合作
專業化是職業教育教師教學創新團隊的特色標桿。創新團隊的專業屬性既指團隊成員教師的專業素養,也指團隊運用外界輔助技術的專業水平。在專業素養的賦能上,首先,專業化調控引領教學創新。職業教育教師教學創新團隊為教師進行教學創新提供了基本范式及理論指導,指導教學實踐。反之,教學實踐啟發教學創新。創新團隊的教學創新不應是為創新而創新的形式主義假象,應立足于職業教育教學實際,去偽存真。教師教學創新團隊的創新要有專業理性的支持,也要有源自實際的現實觀照。其次,專業賦能技能實踐。例如,虛擬技術使得職業教育的實踐教學變得更加便捷有趣。同時,新的考驗也隨之而來。技術為技術操作實踐帶來了便利,但諸如如何保證虛擬技術與專業技能的契合度等問題仍需妥善處理。新發展元素的注入需要職業教育教師教學創新團隊進行專業化賦能,其本質亦是對團隊自身發展專業化和結構化的強化。在輔助技術的專業運用上,團隊專業賦能現狀分析。大數據技術具備“數據收集、趨勢預測與決策支持”的功能,賦能職業教育的實時監測和未來規劃,從而保證職業教育教師教學創新團隊及時獲取專業發展實時動態信息。職業教育教師教學創新團隊通過對新近動態進行專業化分析,賦予數字信息職業教育的專業屬性,將技術理性融入教育理性中,充分開發和運用信息技術在職業教育教學創新的工具性和輔助性功能是教師教學創新團隊進行專業調控的重要前提。無論是基于專業素養的行動指導,還是基于專業水準的技術輔助,都是教師教學創新團隊整體合作效果的展示,皆有賴于團隊的高效協作。教師教學創新團隊的專業賦能不只是專業指導的單向輸出,還是團隊合作力等素養的反向強化。
三、自主驅動:調動教師發展的主動性引領內在能動
職業教育教師教學創新團隊對職業教育教師成長的精神引領、思維引領和行動引領效用最終取決于職業教育教師的主觀調動。在推進職業教育教師教學創新團隊建設的過程中,首先要建立能有效誘發職業教育教師自主自覺學習的獎勵機制。加入與職業教育教師實際需求掛鉤的獎勵機制可以增強專業發展對職業教師的吸引力,強化職業教育教師向好向上的動機。其次,要從理念上觸發職業教育教師的元認知,促進自我反思。真正的發展與進步需將“元認知”和“方法”進行聯合。在職業教育教師教學創新團隊的發展過程中滲透“實踐—反思—再實踐—再反思”的發展理念,引導職業教育教師在自我反思中明確定位,明晰自身在專業發展層面的不足,進而產生自我發展需求,從主觀能動性上進行自我調動。最后,完善教師教學創新團隊的文化建設、思維建設和行動建設,強化內部牽引。團隊自組織的日益完善是對其引領示范功效的有效強化,這種自我完善驅動團隊中教師成員成長的主觀能動。教師教學創新團隊對職業教育教師的引領是一種內隱式的認知牽引和能動感召,無論是內容的意識形態屬性還是形式的潛移默化特性,都顯現出由內而外的誘發規律。從教師內在自我出發,化被動為主動才是職業教育教師專業發展的關鍵所在。
四、智慧評價:融入數字化技術評價指引教師全面發展
在評價對象上,教師教學創新團隊的評價囊括對成員教師以及團隊成績的評判。在評價內容上,團隊成員專業發展評價涵蓋各項專業素養,同時包括“育人”與“培技”雙領域。在評價方式上,對于團隊創新成果的評價也涉及過程性的積累評價。
面對復雜的、多元化的、多維度的評價任務,融入信息技術是必然選擇。第一,信息技術的融入促進靜態評價觀到動態評價觀的理念轉向。靜態評價觀主導下的評價只關注評價對象的發展結果,通過將已成現實的結果與評價標準進行對照分析以達到追溯緣由和優劣評判的目的。教師教學創新團隊目前尚處于探索適應階段,緊盯階段性的發展結果進行分析探索是遠遠不夠的。結果的好壞能反映過程性探索的成敗,但卻不能概括過程性探索的全部對與錯、得與失。結果固然重要,但對過程的總結與反思才是推動教師教學創新團隊不斷走向成熟的內生動力。及時地總結發展過程中的積極方面以及不足之處才是促進教師教學創新團隊發展的良策。第二,技術智慧賦能教學創新團隊全方位的過程性評價。教師教學創新團隊的發展具有階段性和累積性,單個切面的面貌展示不足以充任評估其發展水平的有力證據,故而在對教師教學創新團隊進行評價前需要對團隊的階段性成果進行整合分析。團隊發展的多面整合和階段性成效評估通過信息化技術的數據記錄和計算,在短時間內可以實現科學耦合。云計算、云智慧的融入為團隊發展評估提供科學的、全面的、多層次的數據參考,把評價擴展到更舒展、更多維、更貼近發展歷程的多向譜系中,從而建構過程維度與結果維度緊密結合的評價標準與評價機制。評價過程是辨別利弊好壞的過程,是去偽存真的過程,可以提高教師教學創新團隊的學習辨別力和驅動力。融入智慧技術,持續關注實時發展動態,貫徹全程性評價理念是教師教學創新團隊學習策略力的有力彰顯。與此同時,智慧評價不斷強化教師教學創新團隊的學習力,引領職業教育教師專業發展。
來源: 節選自《職業技術教育》2023年第6期
版權聲明:以上圖文,貴在分享,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如涉及版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