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深化校企融合機制,共育“雙師型”教師
職業院校技能大賽的賽項內容是行業、企業工作中的典型任務,是職業能力的具體呈現。通過職業院校技能大賽,可以深化校企合作機制,完善激勵制度和教師培養機制,推動“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
二、創新教師團隊機制,培養“雙師型”教師
職業院校技能大賽,比賽的不僅是學生,更是學生背后的教師團隊,指導教師的能力和水平對大賽結果有重要影響。加強學生的培養首先要加強對教師的培養,尤其是“雙師型”教師的培養。由于大賽賽項內容豐富,會考查學生全方位的職業素質,因此教師團隊需要多專業、多技能、多職稱、多經歷和多年齡段的教師。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是職業院校級別最高的賽事,許多職業院校出臺各種激勵政策和舉措來提高自身競爭力,力圖在大賽中獲得佳績。創新教師團隊建設機制是自上而下提高大賽競爭力的重要舉措。目前在技能大賽指導教師團隊中發揮關鍵作用的是“雙師型”教師。團隊中優秀的“雙師型”教師不僅在指導學生競賽方面具有重要作用,還能夠發揮示范引領作用,在指導和培養其他教師方面做出突出貢獻。
三、競賽平臺資源轉化,助力“雙師型”教師培養
職業院校技能大賽不僅是學生職業技能的競賽平臺,也是教師職業技能交流的平臺。在備賽和比賽過程中,教師通過賽項解讀、賽事觀看、參賽隊伍之間的溝通交流、借鑒學習,可以了解行業發展的最新動態和技術,發現其他院校教師的優勢以及自身存在的短板,借助職業院校技能大賽搭建的平臺,實現競賽資源轉化,通過優秀指導教師的示范引領作用,提高自身“雙師”素質。
四、大賽推動教學改革,倒推“雙師型”教師發展
作為職業教育的一項重要制度,職業院校技能大賽在促進教學改革上具有檢驗、引領和推動作用。教學改革對“雙師型”教師的數量和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職業院校技能大賽和“雙師型”教師培養都對接行業、企業的崗位需求,以職業技能的培養為核心,自上而下引領職業院校的教學改革。推動“理實一體化”的教學改革,在校內完成對學生職業技能的培養,提高學生崗位勝任力。在這個過程中,教學改革倒推“雙師型”教師的發展。一方面,在以賽促改理念下,可以重新修訂人才培養方案和構建專業課程體系,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提高學生的職業技能,將競賽經驗和先進教學辦法遷移到日常教學中,優化教學理念和推動教學改革。教師教育理念和方法的更新、課程改革和實踐教學改革正是“雙師型”教師發展的重要內容。另一方面,把教學改革和課程建設融入“雙師型”教師培養模式,通過開展“崗課賽證”融通綜合育人,開發一系列實踐教育課程、教材和教學資源,在通過“雙師型”教師的中介效應放大技能大賽對教學改革作用的同時,也不斷推動“雙師型”教師發展。
五、完善準入制度,規范“雙師型”教師標準
“雙師型”教師的內涵和認定標準不統一是當前職業院?!半p師型”教師隊伍建設的重大問題。目前國家雖然制定了職業教育“雙師型”教師基本標準,并要求各省級教育行政部門應結合本地具體情況,以及不同教育層次、專業大類等,參照制定修訂本級“雙師型”教師認定標準、實施辦法和支持舉措。但各地制定的“雙師型”教師認定標準及準入機制仍未出臺,因此不同職業院校按照各自理解的內涵制定“雙師型”教師認定辦法。職業院校技能大賽在完善準入制度、規范“雙師型”教師標準方面具有積極的作用。從教育實踐方面來看,教師參加微課、優質課等教學技能大賽或者指導學生參加職業院校技能大賽,可以提高自身實踐技能,增強“雙師”素質。從認定標準來看,教師在省級或國家級技能大賽中的成績更具含金量,是“雙師”內涵的重要體現,也是“雙師型”教師的基本標準。因此,通過職業院校技能大賽,可以更好地理解“雙師型”教師內涵,也可以依托大賽制定并規范“雙師型”教師準入機制和認定標準。
來源:高職觀察,節選自《寧波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23年第4期。
版權聲明:以上圖文,貴在分享,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如涉及版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