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階段,中國特色高水平高職專業群建設不僅需要進一步完善治理機制,還要圍繞師資隊伍建設、人才培養以及國際化等方面著力建設。
一、完善高水平高職專業群建設內部治理機制
要進一步加強中國特色高水平高職專業群建設績效指標精細化管理。一是各項目建設單位要在教育行政主管部門的宏觀指導下,推進學校分權和管理重心下移,構建專業群“雙帶頭人”的高水平專業群建設推進機制,賦予“雙帶頭人”更大職能,充分發揮專業(群)帶頭人的學術引領作用,如專業群帶頭人主要統籌規劃專業建設的改革與發展,研制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修訂專業教學標準;專業群建設負責人主要負責管理與專業發展相關的行政事務,同時各職能部門要通力合作,全面提升專業群的效率和創新活力。二是中國特色高水平高職專業群項目建設單位要充分利用大數據技術構建“雙高計劃”建設管理數字化平臺,通過“數據畫像”“數據追蹤”與“數據驅動”實施動態監控、實時反饋、即時整改,進一步推動高水平專業群項目建設質量持續提升。三是各項目建設單位要進一步改革與完善專業群績效考核與分配機制,在績效考核時,不僅要注重標志性成果產出的數量指標與質量指標,而且更應該注重專業群建設的效益指標是否與區域產業經濟發展相契合。
二、激發教師隊伍參與高水平高職專業群建設的內生動力
高職院校教師作為教學和科研的中堅力量,在專業建設中起著關鍵性作用,進一步激發教師隊伍積極參與高水平高職專業群建設的內生動力。一是要營造全體教師積極參與高水平高職專業群建設的良好氛圍,項目建設單位應該加大資金投入,樹立典型,從政策上加大對在專業群建設中取得標志性成果的教師給予物質與精神獎勵。二是要健全高水平“雙師型”教師培訓長效機制,各項目建設單位應該在教育行政主管部門的指導下,制定符合專業群建設所需要的多渠道、多維度、多元化、全過程、個性化的分類、分層、分批次培訓體系,讓專業教師實時掌握行業企業最新前沿技術、行業標準規范,以此增強教師職業發展后勁。三是優化激勵機制,充分利用職稱評審、職務晉升以及評優評獎等制度,來激發教師參與專業群建設的積極性;完善考評體系,突出師德師風、社會服務能力、教學能力等重要指標的考核。四是推行“揭榜掛帥”的項目承包機制,鼓勵有能力的教師主動承擔建設任務,在績效考核方面,建立強調業績貢獻、能力水平導向的分配機制。五是拓寬人才引進渠道,探索高水平專業群教師的多元引進模式,各項目建設單位依據建設要求統籌謀劃,創新高層次人才引進機制,聘請行業企業中的能工巧匠、優秀勞模、企業專家為專業特聘教授,建成一支適應區域產業轉型發展所需的層次分明、專兼結合的高水平“雙師型”教師梯隊,為加快推動高水平專業群建設注入動力。
三、加快推進高水平高職專業群貫通式人才培養
中國特色高水平高職專業群建設要適應契合區域產業經濟發展的需求,加快推進高水平高職專業群“??啤究啤芯可睂哟蔚呢炌ㄊ饺瞬排囵B,從專業建設的教學標準、課程標準、師資標準、學位授予標準等方面,高起點高標準構建本科層次職業教育建設的頂層設計。對于教育行政管理部門來說,要完善頂層設計,加強對各項目建設單位的宏觀指導。對于各項目建設單位來說,一是在教材內容上要對接崗位新標準、新要求、新工藝等產業先進元素,突出教材的實用性與實時性,使學生能在短時間內適應行業企業工作要求,促進高職學生畢業后就能順利上崗。二是各項目建設單位要與管理水平高、經濟效益好、企業文化底蘊濃厚、技術先進的優質企業,深度構建校企合作雙向互動機制,學校按照一定標準遴選出相關專業教師,并采取分期分批次等方式,派遣所遴選的專業教師赴企業掛職鍛煉至少6個月以上,企業在學校建立大師工作室與工匠工作室,并派技術骨干常駐學校擔任企業導師,實現學校與企業的無縫對接,形成校企協同推動技術技能服務創新發展的良好生態氛圍。三是校企聯合編寫職業教育教材,邀請行業企業專家與能工巧匠參與高職教材的編寫工作,充分發揮行業企業專家與高職教師各自的專業特長,深入研究分析教材的體例與內容,及時將新技術、新工藝、新規范融入教材內容中,共同研發出一批高度項目化、智能化的新型立體智慧型教材,打造特色鮮明的高職校企“雙元”合作教材。四是成立由專業教師、行業企業專家、教科研人員、教學管理人員等共同組成的專業教學委員會,根據高職學生與高職院校發展的特點,定期召開專業建設和教學質量診改例會,對人才培養進行全過程監控與質量評價,從而確保人才培養質量。
四、多措并舉加強高水平高職專業群國際化合作
中國特色高水平高職專業群建設任務中,大部分項目建設單位均設有招收國際交流生、中外師生交流、組織骨干教師赴發達國家學習等國際合作項目。為高效推進高水平高職專業群國際化建設水平,對于教育行政管理部門來說,要搭建好職業教育聯盟、世界職業教育產教融合平臺、海外魯班工作坊聯盟和文化聯盟等職業教育國際化交流平臺,以此來吸引更多國外優秀留學生,打造成為高職教育國際化人才培養的新高地。對于各項目建設單位來說,應加強與上級相關職能部門的聯系,創新國際交流與合作體制機制,充分利用5G等通信技術擴大在線教育的國際輻射力,進一步協調各方資源,拓寬國際交流與合作,做實做好國際交流與合作,如在國際化師資隊伍建設方面可采用“走出去”與“請進來”等多種途徑與方式培養國際化視野的教師隊伍。在高水平專業群國際化教育資金籌措方面,各項目建設單位可以利用國際銀行或機構的無息貸款來建設校內國際化教學的實訓場所與教學設施;對于學生的出國(境)實習來說,可以采用企業資助的方式,學生回國后直接進入企業進行工作,通過這種途徑可以解決國際化教育中資金不足的問題。
來源:高職觀察,節選自《當代職業教育》2023年第4期。
版權聲明:以上圖文,貴在分享,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如涉及版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