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世杰(合肥信息技術職業學院院長)
2016年,教育部頒發《普通高等學校高等職業教育(??疲I設置管理辦法》,電競專業隨之成為高職院校新設專業。全國職業院校專業設置管理與公共信息服務平臺信息顯示,2017年全國有17所高職院校開設電競專業,并在之后的4年內迅速增加。筆者以為,不單是電競專業,高職院校不少專業設置存在“一哄而上”或“一撤了之”的問題,難以充分發揮職業教育對于區域產業經濟發展的推動作用。
職業教育作為培養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徑,是開發人力資源最直接、快速的教育類型,是連接教育與職業、專業與產業、學校與企業的橋梁,與區域產業經濟發展和就業有著密切關聯。
專業是引領高職院校發展的龍頭,專業建設水平直接影響高職院校辦學質量及人才培養質量,完善職業教育專業設置是提升高職院校專業建設水平的核心要求。讓專業設置適應區域經濟發展需求,建立專業動態調整機制,對賦能高職院校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01
高職院校要以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為目標,提高專業與產業需求適配度。一是精準規劃專業,以區域性、地方性的產業結構需求為引領,明確自身定位、突出辦學特色,實現專業與產業無縫對接,適配當地經濟社會發展,形成同市場需求相適應、同產業結構相匹配的現代職業教育結構和區域布局。二是深化產教融合,創新校企合作模式。產教融合是現代職業教育的基本特征和最大優勢。高職院校應積極打造校企合作共同體,推動建立政府、學校、行業、企業四方聯動合作機制,創新集團化辦學、引企入校、企業辦學等模式,與企業共建新型學徒制專業,開發定制化專業,全方位融合人才培養和產業需求,實現“產學研用”一體化發展。三是緊跟產業發展趨勢,推動專業創新升級。部分高職院校專業設置存在傳統、老舊、單一等問題,要緊跟數字化時代產業發展趨勢,大力推動專業設置向服務智能制造等方向轉型升級,及時設置新興專業、緊缺專業,拓展新的專業方向,促進專業鏈、人才鏈與產業鏈、創新鏈緊密結合。
02
強化政府責任,實現政府指導性和院校自主性有機結合。政府宏觀指導與院校自主調節是優化專業設置不可或缺的兩大要素。一方面,政府須主動發揮宏觀調控作用,站在區域經濟發展一體化角度,以專業設置為重要推動力,統籌整合技術、產業、就業、教育等各方需求,積極構建高職院校專業設置與地方產業鏈對接機制,為高職院校專業設置提供科學有效指導。另一方面,高職院校應充分發揮自主性,依照相關規定對專業方向進行自主設置和調整。做好頂層設計,從專業設置角度突出辦學特色與品牌,及時分析預判未來產業發展趨勢,變“被動調整”為“主動升級”,全面提升高職教育服務、支撐、引領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能力。
03
高職院校應深度優化專業內涵,提高專業建設水平。一是加強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高職院??稍谂囵B校內教師基礎上吸納校外師資,建立企業兼職師資庫,積極創造條件,搭建教師對接企業實踐的暢通渠道,落實教師實訓要求,提升教師專業能力和實踐教學能力,打造一支師德高尚、技藝精湛、專兼結合、充滿活力的高素質雙師型教師隊伍。二是提高課程教學實踐性。著力深化教材與實踐融合,優化課程結構體系,保證課程內容隨行業產業變化適時更新、課程培養水平緊跟崗位技術要求。整合校企資源,最大限度為學生提供實訓機會,形成教學與實踐良性循環,實現“理論實踐一體化”課程建設。三是升級更新軟硬件設施。高職院校要加大實習實訓資源投入,對現有硬件設施和軟件資源進行升級和更新,調動行業企業共同開發貼合實際的實驗實訓資源,提升實踐教學設施有效利用率,提高專業建設水平,培養源源不斷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
04
建立完善的專業評估與預警機制。高職院校要根據辦學定位和人才培養目標制定完善的專業評估機制,根據學生學習成果,及時對專業、課程、教學進行評估、診斷、改進,從而提高專業建設水平。在專業評估和專業質量監控基礎上,構建科學合理的專業預警機制,及時公布紅黃牌專業,完善專業退出機制,及時停招、停辦不能滿足辦學要求的專業。
高職院校應以區域經濟發展、產業發展為需求原點,以服務產業鏈、崗位鏈為出發點進行專業設置,實現職業教育與經濟社會高質量協調發展,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提供有力人才和技能支撐。
來源:《光明日報》(2024年01月09日 14版)。
版權聲明:以上圖文,貴在分享,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如涉及版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