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汪治,深圳職業技術大學二級教授
我國“十四五”規劃提出要“穩步發展職業本科教育”,目前的政策和趨勢是,職業本科教育既可以在職業技術大學舉辦,也可以在應用型本科院校舉辦,還可以在高職院校舉辦。職業本科教育只有先做好辦學定位和人才培養定位的頂層設計,才能夠突出類型特色和層次特征,在高等教育領域站穩腳跟、擁有一席之地。
辦學定位要突出“六性”
對于職業本科教育的辦學定位,筆者認為可以圍繞六個方面進行探討。
1、高層性
教育部《本科層次職業教育專業設置管理辦法(試行)》明確了職業本科要“堅持高層次技術技能人才培養定位,突出知識與技能的高層次,使畢業生能夠從事科技成果、實驗成果轉化,生產加工中高端產品、提供中高端服務,能夠解決較復雜問題和進行較復雜操作”。由此,職業本科教育應確定高層次這一辦學定位。高層次的內涵應該是:既要掌握扎實的技術理論,具有寬基礎的知識結構,又要掌握高級技能技術,具有綜合性、創新性的能力結構和全面的、高水平的職業素質。人才培養定位要高,適應產業發展和職業崗位需求;人才培養規格要高,達到本科層次的學術要求和相應的職業技能等級;人才培養質量要高,符合社會的預期與企業的需要。
2、職業性
職業教育的邏輯起點是職業,職業性是職業本科的基因所在。職業本科的辦學要以職業需求為邏輯起點,以高層次職業勝任能力為培養重點,注重學生的就業能力與可持續發展能力。應緊緊圍繞職業標準和職業崗位能力的要求,設計專業人才培養方案。教學過程應突出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學結合,培養的學生要對工作領域熟知、對工作崗位熟悉、對工作技術熟練,具備職業精神、職業意識、職業規范和職業證書。
3、技術性
技術性是職業本科教育的核心本質要義,技術包括基本技術、專門技術、特殊技術、關鍵技術和新技術等。職業本科教育需要以技術邏輯為主線,以本區域行業的主流技術為核心,突出復雜關鍵技術的掌握,更加強調系統集成能力的培養。培養的學生要能熟練運用技術理論知識,創造性地使用新技術從事應用科技成果的轉化與推廣,解決一線復雜的中高端產品和中高端服務的技術實踐問題。
4、區域性
職業本科教育的辦學主要面向所在省域,面向本省份招生。對接省域支柱產業、新興產業,以及產業體系高端化、數字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要求,服務所在省域產業新業態和新模式。
5、針對性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深化產教融合的若干意見》提出,職業教育要促進教育鏈、人才鏈與產業鏈、創新鏈有機銜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推動現代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意見》要求,形成緊密對接產業鏈、創新鏈的專業體系。作為一所學校,不可能做到人才培養與全部產業鏈對接,即使是行業院校也很難做到與行業的全產業鏈對接。因此職業本科教育要根據自身歷史、特點與條件,面向所服務區域,有針對性地選擇若干高端行業或產業(尤其是高端制造業),針對若干高端產品或服務開辦專業,構建主動動態調整和自我完善的專業發展機制。
6、實踐性
同時實踐對技術發明創新與技能形成精進也至關重要。因此,職業本科教育的辦學要瞄準一線工藝改進、技術升級、技術方案和技術創新的實際問題,人才培養要深深扎根于職業實踐,圍繞實踐開展技術理論教學、職業行動能力培養和復雜操作技能訓練。
人才培養定位要細化具體
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教育法》明確界定了職業教育是培養“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統一了各層次職業教育的人才培養總體目標。在這個總體目標下,不同的專業類別,甚至在不同區域的同一個專業,還是需要更為具體、更有針對性的專業人才培養定位與培養目標。
有學者把技術技能型人才的“型”精細地劃分為三個亞型:技藝傳承型、技術應用型、產品開發型,這啟發我們可以探討不同專業具體的人才培養的內涵與亞類型,以“型”定名,在“名”下細化培養。
職業本科的人才培養,一是面向高端產業或高端產品(具體表現為知識、技術密集,技術含量高),二是面向產業鏈附加價值U型曲線的產業高端(具有高附加值的特征)。如果人才培養定位是服務于高端產業里的附加價值U型曲線高端的企業,則就業崗位大多會集中在企業的附加價值U型曲線的中低端環節,因此培養目標的亞型既可以是技術和產品與服務開發型,也可以是技術應用型;如果是服務于高端產業里的附加價值U型曲線低端的企業,或是在非高端產業就業,則就業崗位大多應集中在企業的附加價值U型曲線高端環節,因此培養目標的亞型就是技術和產品與服務開發型。至于培養的是創新型還是復合型,也需要結合實際來確定。不同的職業本科專業,必須根據本區域所面向的產業、行業及服務的企業類型,科學細化專業人才培養定位和人才培養目標,在此基礎上科學制定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和設置課程體系,通過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實施高層次技術技能型人才的培養。
來源:中國教育報。
版權聲明:以上圖文,貴在分享,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如涉及版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