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深化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改革的意見》,提出打造市域產教聯合體的戰略任務。2023年《吉林省人民政府關于實施汽車產業集群“上臺階”工程的意見》出臺,要求以長春市汽車集群獲評國家先進制造業集群為契機,按照“對標國際、領先全國、輻射區域”的汽車產業集群培育要求,立足長春,帶動全省,努力搶占新能源汽車發展新賽道,全力打造世界級汽車先進制造業集群,助力汽車強省、制造強省,助推吉林省老工業基地全面振興。
在此背景下,由長春市教育局和長春汽車經濟技術開發區管理委員會負責,中國第一汽車集團有限公司和長春汽車職業技術大學牽頭,聯合域內本科、高職、中職、企業、科研院所等近300家單位在內的長春市汽車產業集群產教聯合體組建成立。2023年10月,教育部辦公廳公布第一批28個市域產教聯合體名單,長春市汽車產業集群產教聯合體成功入選。
一、具體舉措
1.聯合開展人才培養
聯合體超前布局新能源、智能制造等領域,對接奧迪一汽新能源、比亞迪動力電池等重大項目,校企合作開發課程,共建基地,建造技能人才“蓄水池”,助力吉林省汽車產業集群“上臺階”工程建設,全面服務中國一汽創建世界一流企業、長春建設世界一流汽車城。依托聯合體的資源共享機制,在一汽紅旗制造中心長青工廠共建“數智化高技能人才培養基地”、共建技能大師工作室和產品質量培訓基地,將教學空間延伸到企業一線,搭建起學校與企業合作的新平臺。在校內與一汽模具制造公司建設智能制造協同創新中心,與一汽啟明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共建智慧汽車協同創新中心,協同推進工匠精神傳承、產教融合項目開發、師資培養、企業員工培訓、學生實習實訓,實現校企實時聯動。
2.聯合進行技術攻關
聯合體內聚集院校、企業、科研院所、行業協會等多方主體,通過科研平臺實現科創項目開發、科創項目合作、技術創新攻關、技術成果轉化落地的一站式運行。聯合體內現有國家發改委支持建設的新能源智能網聯汽車技術產教融合實訓基地、與一汽模具公司共建的吉林省科技創新中心、吉林省科技企業孵化器、吉林省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基地、新能源技術創新中心、智能制造協同創新中心等研創平臺,從項目挖掘、技術攻關到教學案例轉化全過程快速銜接,高效運行,實現了聯合體內各類主體的共同成長。
3.聯合實施社會服務
依托一汽大學技能人才培訓培養基地,聚焦研發設計、工藝改進、“卡脖子”技術,全面構建現場工程師人才培訓培養體系,助力汽車產業持續升級。結合長春國際汽車城功能定位和產業結構轉型升級,聯合長春汽車經濟技術開發區、中國一汽等各方優質資源,創建“現代產業學院+”的培訓培養新模式,探索建立應用型人才、高層次人才賦能中心,打造教育培訓示范引領新樣板。依托國家級職業教育“雙師型”教師培訓基地、全國職業院校校長培訓基地,推進國家職教師資培訓提質培優,打造本科師資培養示范性平臺,與中國一汽探索構建雙主體、雙基地的實踐教學培訓體系。
4.聯合推動國際合作
以“一帶一路”倡議為引領,服務中國汽車產品“走出去”,支持一汽海外戰略,強化與俄羅斯、德國、新加坡、西班牙、日本等國合作,推進與南美、中亞、東歐、非洲國家的項目合作,支持學生參與國(境)外學習交流,選送優秀學生進入海外企業實習就業。充分利用聯合體內國際產學研用合作論壇、國際合作示范區、AHK東北認證培訓基地、SGAVE項目示范中心等載體優勢,推動與國(境)外高等院校、科研單位、知名企業建立產學研用合作機制。依托友好城市建設,探索合作建立國際科技研發中心。支持學校教師與海外知名學者聯合申報科研合作項目。
二、主要成效
1.支持企業員工技能水平提升
聯合體成立以來,面向汽車行業和企業,累計開展各類培訓項目130個,培訓12117人次,24112.75人日。成立吉林省新裝備工匠學院開展工匠人才培養,聚焦新裝備產業技術變革和優化升級,創新技能人才培養模式,著力突破關鍵共性技術,精準提升培訓質量。
2.合力支持企業技術創新
聯合體成員共建汽車智能裝備科技創新中心,簽訂協同技術攻關課題6項,總額度381萬。其中一汽模具制造有限公司與學校共同申報吉林省科技廳課題《電動汽車定子及電驅系統智能核心裝備示范線的開發》,雙方已經組成聯合開發團隊,項目順利推進中。聯合體規劃了“產教融合信息平臺”項目,建設方案草案已經完成。
3.對接聯合體成員人才需求
聯合體成立以來,共組織46家長春市內汽車產業優質企業舉辦招聘活動,提供用人崗位1709個,開展校企合作洽談共40余場。在長春汽車經濟技術開發區舉辦的“政校企”合作對接座談會上,與參會代表圍繞人才需求、發展期望、合作內容和形式等開展熱烈交流,并就政校企合作模式、技能型人才引進、“訂單式”產業人才培養等內容達成多項共識。
三、創新點
1.建設多邊理事會機構,推進共同治理
充分發揮政府組織引導作用,采用雙理事長、雙秘書長制,即由長春市汽車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主任、長春市教育局局長擔任理事長,長春市教育局、長春市汽車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任理事會秘書長單位,長春市汽車行業協會零部件分會、長春汽車職業技術大學作為副秘書長單位。通過開展多邊治理,加強團結合作,提升聯合體的管理效率。
2.建設二級機構,保障聯合體運行
成立專業建設與教學改革指導委員會、科技協同創新管理委員會、產業資源管理委員會、就業創業管理委員會等在內的政行企校各方人員協同參與、長春市汽車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負責同志組織協調的聯合治理二級組織。二級組織的建立為聯合體內不同領域的產教融合工作提供了決策實施保障條件,有利于各項工作順暢推動、有效落實。
3.建立完善制度,規范工作實施
在組織保障的基礎上,以各項制度保障各項工作規范實施。在聯合體理事會的推動下,聯合體成員在共商共議的基礎上制定了《長春市汽車產業市域產教聯合體理事會章程》《長春市汽車產業市域產教聯合體表決制度》《長春市汽車產業市域產教聯合體例會制度》《長春市汽車產業市域產教聯合體項目管理制度》,后續還將圍繞各項工作,進一步完善評價考核、約束與激勵等方面的合作制度,實現科學治理、規范治理、高效治理。(來源:長春汽車職業技術大學教務處(雙高辦))
來源:高職觀察。
版權聲明:以上圖文,貴在分享,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如涉及版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