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宗誠、杜云英、王敬杰單位系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職業與繼續教育研究所,朱正茹單位系安徽機電職業技術學院職業教育研究所。本文系安徽省高校優秀青年人才支持計劃重點項目[gxyqZD2021059]系列成果之一。
近年來,職業本科教育作為我國教育改革的新生事物,經歷了從無到有、從試點到全面推廣的發展過程,正在努力扭轉人們對“職業教育”固有的歧視與偏見。尤其是最近一段時間,教育部先后發布公示,擬同意設置16所職教本科院校。加之已經設立的院校,我國將總共有51所職教本科院校。為此,對于??聘叩嚷殬I學校而言,職業本科教育正在迎來蓬勃生長的發展機遇——到2025年,職業本科的計劃招生數將實現不低于高職教育總招生規模10%的目標,目前可謂“虛席以待”,符合條件的學校都在“摩拳擦掌”。
機遇:為學生提供更大發展空間,為社會提供有力人才供給
對于學生而言,職業本科已被納入現有的學士學位授予體系中,職業本科為大批普通學生在學業深造或擇業就業的過程中提供更多可能性。尤其對那些高考成績徘徊于本科錄取線邊緣,或在某一領域擁有特殊技能的學生而言,職業本科院校緊密結合市場需求、注重理論與實操雙向發展、容易就業等優勢,無疑將給志愿填報以及專業選擇提供新的視角和思路。
對于社會而言,可以為產業發展和社會進步提供有力的人才和技能支撐。通過加大高層次技術技能人才供給力度和水平,有效解決??聘呗殞W校培養的技術技能人才能力、水平不夠用,普通本科院校培養的學術型人才不管用的問題,破解教育結構與產業人才需求結構長期難以匹配的難題,服務創新型國家和技能型社會建設,進一步提升服務區域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能力。
挑戰:頂層制度尚需完善,內涵建設亟待強化
總體來說,對于職業學校而言,發展職教本科既是機遇,又是挑戰,某種程度上挑戰大于機遇,任重而道遠。
一是從宏觀層面來看,頂層制度體系尚不完善。職業本科教育發展歷程較短,目前關于學校設置標準、專業設置管理辦法、學士學位授權意見等制度已出臺,但職業教育類型特色的指標體現還不突出,專業教學標準、課程標準、頂崗實習標準等標準體系仍待完善,支撐職業本科教育發展的財政投入機制尚未建立,高質量發展職業本科教育面臨一系列基礎性問題。
二是從微觀層面來看,職業本科學校內涵建設亟待強化。目前職教本科尚處于規模擴張期,優質學校數量少、自身能力有限,且各類國家平臺、重點項目尚未向職業本科開放,職業教育領域也沒有類似項目安排,使得職業本科教育在引領帶動職業教育體系建設改革上作用還不夠明顯。部分學校存在對接國家戰略能力不強、人才培養定位不清、基本辦學條件不足等問題,職業教育類型特色體現有待增強。加之各學校在辦學基礎、辦學理念、發展定位等方面差異巨大,一些學校受普通本科教育辦學理念影響,存在偏離職業教育“賽道”等根本問題,難以談及引領職業教育發展。
未來:遵循規律、穩中求進、系統思考、協同推進
為此,建議堅持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穩步發展職業本科教育”的要求,遵循職業教育辦學規律,堅持穩中求進、系統思考、協同推進,進一步完善制度、準確定位、凝練模式、提升能力。
一是完善制度標準體系。職業本科教育是多數發達國家和地區職業教育體系的重要辦學形態,且其發展模式都已較為成熟。為了促進我國職業教育國際交流與合作,為了職業教育持續健康發展,建議盡快研制關于推動職業本科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明確職業本科學校發展路徑,引導不同來源、不同形式職業本科教育堅持類型定位、突出辦學特色,提升辦學質量。在指導意見下,盡快完成頂崗實習標準、實訓教學條件建設標準、評價標準、質量保障標準等制定工作。
二是定位準確凸顯職教特色。切忌將職業本科學校辦成綜合性大學,不求體量大,但求適應國家戰略需求,把握數字化契機,明確學校定位特色,依托產業人才供需平臺,論證開設專業的不可或缺性。
三是探索職業本科教育的經驗和模式。組織專班邊建設邊遴選出一批辦學特色鮮明的高水平職業本科學校,打造發展范式,示范帶動職業本科教育發展,樹立高質量發展品牌。
四是提升學校社會服務能力。指導職業本科學校積極參與行業產教融合共同體和市域產教聯合體建設,發揮辦學優勢,帶動行業及區域內同類職業學校聯動發展。主動與普通高校、中高職學校開展合作培養,擴寬職業教育畢業生成長成才通道。主動參與高水平技術研發項目,開拓面向企業的技術攻關,強化創新能力和成果轉化應用水平。
來源:《中國教育報》。
版權聲明:以上圖文,貴在分享,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如涉及版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