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知識來源的變化:數智時代改變學習環境從相對封閉轉向完全開放
隨著數智時代到來,各種現代信息技術設備,包括升級換代的智慧教室、遠程交互的網絡教學平臺以及VR人工智能穿戴設備等引入,使職業教育的傳統課堂學習環境得以升級革新,學習環境正在從相對封閉逐漸轉向完全開放的狀態,成功打破職業教育課堂的教室壁壘,這意味著學生的知識來源更加多元。開放的學習環境為職業教育實踐課程場所提供嶄新思路,以網絡教學平臺為媒介有助于突破教育資源瓶頸,一定程度上縮小了區域發展不平衡的差距。智能技術的滲透也使隱性課堂環境的概念發生外延,傳統課堂的隱性環境包括課堂氛圍、師生價值觀念、人際關系等,而虛擬學習環境中蘊藏的人文因素和社會因素也將為學習活動提供支持,使得虛擬空間與物理空間中的信息交流無縫融合。學習環境的轉變在擴張知識來源渠道的同時,也對職業院校學生和教師提出挑戰。學習環境的開放性給予學生更靈活的學習選擇權,由于傳統“教師主導”學習環境的束縛,職業院校學生難以擁有新思維,容易在知識獲取中迷失方向。在新技術介入下,教師的主導地位受到沖擊,應迅速適應運用新的課堂環境輔助教學,不故步自封,也不淪為技術的“奴隸”。職業教育課堂既要在數智時代新技術的推動下主動求變,充分利用開放環境匹配學習內容,又要在風險挑戰下靈活應變,使師生在其中實現良性發展。
二、學生能力的重塑:數智時代要求學生培養從相對統一轉向多元個性
傳統的職業教育課堂一直在追求模式化和標準化,這種課堂大都教室固定、內容統一、方式趨同,為工業時代高效率輸送了眾多人才,但學生的創造力以及個性化發展受到限制,職業教育課堂與數字技術的深度融合將打破傳統課堂模式化的裹挾,轉向更多元、個性的發展階段。數智時代對技術技能型人才提出了個性化要求,為實現人的個性化,需要職業教育課堂本身具有個性化。為讓每位學生接受適合的教育,數智時代將賦予職業教育課堂高度多元化、定制的學習內容,依托教育數據挖掘和學習分析技術向學生推送適應自身基礎、偏好和需求的學習資源,拓寬學習范圍并實現自適應學習。此外,數字技術賦能職業教育課堂有助于削弱“教師講、學生聽”的固有思維,突破“先教后學”的傳統學習次序,為學生個性化培養提供解決方案。現今職業教育課堂仍存在“教師臺上獨角戲”的困境,教師和學生難以迸發教與學的熱情。在數字技術支持下,具身學習、情境學習、人機協同學習等豐富的學習形態將成為未來職業教育課堂的主流表現趨勢,切實深化創造探究、強化學習體驗、催化學習興趣,只有讓學生深度參與課堂活動,不斷發揮主觀能動性,才能破解學生培養的模式化弊端。
三、師生職業發展的訴求:數智時代倒逼職教師生重塑面向職業發展的綜合素養
職業教育師生需要重新審視職業發展的綜合素養以滿足時代變革和社會需求。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井噴式”出現并廣泛涌入教育領域已是客觀現實,因此,發展職業教育教師的數字素養是滿足數智時代職業教育課堂教學多樣發展的客觀前提,也是助力教師職業發展的重要選擇,更是實現職業教育數字化轉型的必然要求。歐盟于2017年發布的《歐盟教育者數字素養框架》較早提出了“數字素養”概念,為各級各類教育工作者數字素養提供了通用模型。2022年我國發布了《教師數字素養》行業標準,明確教師數字素養的核心內涵和指標框架,將教育工作者的數字素養提升到新高度,為教師職業發展提供了重要指導與支撐。
與此同時,智慧物流、智慧醫療、智慧旅游等眾多與數智技術融合的新興產業競相涌現,未來社會所需要的技術技能人才毫無疑問應匹配數智時代職業發展訴求,數字技術也在職業教育領域引入了更加復雜的職業技能和工具。基于此,職業教育有效課堂對教師職業素養提出新要求的同時,還應關注學生綜合素養的重塑,新技術的廣泛應用讓職業教育學生的學習切實躍升為跨界、創新的學習,亟須建構以職業發展為引領,以技術賦能為導向的有效課堂,以培養職業教育學生儲備多維度的知識、技能和積極的擇業觀、就業觀。
四、關注個體價值的達成:數智時代信息沖擊對個體生命價值達成的矛盾
數智時代是一個變革的時代,信息與科技的發展推動著教育的普及化、終身化和國際化變革,也深刻地改變了職業教育課堂生態,學習環境更開放,學生培養更多元。不可否認,數智時代的信息爆炸為課堂環境提供了更廣闊的信息來源渠道,加速知識傳遞和技能訓練效率。然而,信息洪流與學生個體生命價值之間存在矛盾沖突。隨著社會用人標準大幅提升,職業院校學生面臨著嚴峻的就業形勢和較大的就業壓力,個體面對多樣化、矛盾化的信息和選擇時所承擔的風險和壓力大大增加,部分中職學生在多樣化的高薪職業信息沖擊下日益迷茫,職業認同感隨著職業培育和年齡增長而逐漸減弱,從而出現消極從業心理,甚至盲目涌入新興或熱門職業??梢姳恢悄芗夹g裹挾的職業教育課堂越發彰顯技術化傾向,而教師的主體性和人文價值日趨缺失。在此境遇下,學生在信息沖擊和個人發展中掙扎的矛盾困境遭受忽視。無論技術對職業教育帶來何種變化,教育與課堂“提高生命質量和生命價值”的本質目標不會變。數智時代的職業教育課堂教學必須關注學生個體價值的達成,不僅是由于這是育人本質,更因為這是學生終身發展的根本遵循。為更好地實現個體生命價值的達成,教育者需要引導學生在信息爆炸的背景中保持理性和平衡的心態,避免盲目追求短期利益或被信息淹沒。面對日益激烈的社會競爭,個體的綜合素質不僅僅決定著職業發展和潛力,更決定著自身的價值立場與價值實現。通過課堂教學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念、自我認知、創新思維以及學會自我管理和控制情緒等能力,在信息洪流的沖擊中有效地做減法,以獨立的清醒意識和判斷標準達成個體生命價值。(文章來源:《職業技術教育》)
來源:高職觀察。
版權聲明:以上圖文,貴在分享,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如涉及版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