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何謂“金師”:“金師”之“金”的素質
教育部副部長吳巖在2022年第二屆全國高校教師教學創新大賽中,基于教師是人才培養的決定力量,提出了“金師”的概念。“金師”即“高質量教師”。“金師”之“金”的素質內涵應當包括以下四個方面。
首先,堅定的教育信念與意志。教育是基于信念的事業,需要教師在全面、科學認識教育事業的基礎上,以切身投入的愿望與攻堅克難的毅力支配教育行為,以仁愛之心涵養教育覺悟和教育良知?!敖饚煛北厝辉趫远ǖ慕逃拍睢⒔逃閼选⒔逃庵疽I下,超越功利與浮躁,篤志人才培養,融“經師”與“人師”為一體,不斷突破自身的“有限性”,達至教育“成就人”的“無限性”。
其次,開闊的學科專業視野與結構。“金師”不會囿于狹隘的學科專業知識一隅,其深諳“記問之學不足以為人師”的道理。學科專業視野開闊且知識結構飽滿的“金師”,既具有專精的學科專業知識體系,又能夠貫通知識之境脈,構建通識性結構底盤,支撐其在課程實施中觸類旁通、開合自如、信手拈來。
再次,前瞻的課程意識與行為。課程意識是教師的課程哲學、課程理念、課程價值與課程標準等觀念意識結構。課程行為是教師基于課程意識展開的課程行動,主要包括課程實施中的目標、方法與評價等?!敖處煹恼n程意識或顯或隱地規定、檢視、省察著其教學意識和教學行為”,同時,課程行為檢閱并修正課程意識?!敖饚煛北仨毥浻蓪I的課程與教學論訓練,形成具有前瞻性、先進性的課程意識與專業可靠的課程行為。
最后,持續的教學學術研究熱情。專業學術研究是基礎性質料,教學學術研究是支持性手段,沒有研究能力支持的課程與教學能力是難以想象的?!敖饚煛北仨毤せ钭杂X且堅定的專業與教學互系并進的學術熱情,具有與專業學術研究和教學學術研究相得益彰的研究能力和研究投入,做研究性“金師”。
二、作為邏輯起點的“金師”及其鍛造
教師是教育產出的基礎性“生產力”和教育質量提升的決定性力量。高校內涵式改革應當有鍛造教師為“金師”的治理意識和導向機制,在平衡科研與教學的投入方面找到合適的張力,引導教師建立以培養人才為志業的內在價值動力和外在激勵范導,讓教師潛心教學、傾心育人成為校園里最動人的景象。鍛成“金師”的實踐邏輯在于:
其一,激活教師的內驅力。內驅力既是最深沉的動力,也是最持久的變革力量。只有激活和維系教師內驅力,才能實現教師聚焦人才培養質量,不斷革新教育教學理念,持續重塑課堂質量觀,提升課程專業素養與課堂教學能力,鍛造成為“金師”,為打造“金課”積淀專業力量。教師內驅力的激活與維系需要高校有規劃、有策略、有組織地持續宣傳引導,建立健全長效機制,依托教師專業發展部門進行專業引導、定期培訓和考核評價。抓住教師鍛造成為“金師”的內驅力,就抓住了大學課堂質量構建的“牛鼻子”。
其二,建立新入職教師崗前培訓與課堂教學準入制度。如前所述,大學引進人才的首要考量維度是學術研究能力,以“職業研究者”身份入職的青年教師,并不一定能夠站上、站穩、站好講臺。高校應當建立新入職教師崗前培訓、跟崗鍛煉等教學準入制度,為經過“培訓-助教-申請-考核”的新入職教師頒發教學能力合格證,準予上崗。
其三,切實助力教師專業發展。高校教師專業發展不僅指向教師在學科專業知識上的理性積累和學術產出,就“金師”鍛造而言,更是教師在教育知識、課程與教學專業知識、學生認知科學知識等方面的有效建構和積極拓展。推動教師專業發展,既需要教師自身在課程與教學實踐中不斷反思、持續改進,也需要高校有計劃、周期性地組織相關專題培訓和校外高級研修,指導性地開展教育教學改革項目研究,籌劃教師專業教育教學能力競技競賽活動,實施教師專業發展振興計劃等。
其四,重構教師考核評價制度??己嗽u價制度是教師分配時間和精力的風向標,起到直接的規范和激勵作用。學校需要重構教師考核評價體制機制,既要通過人事分配標準的教學權重加大、教師優課優酬與多勞多得的榮譽制度來引導教師重視人才培養和課堂教學,又要規范教師課堂教學行為、引入競爭機制、賦予學生選擇教師權、實施“水課”淘汰制和注重運用學生評教結果??己丝荚u制度的重塑重建,倒逼著教師加強自身專業發展。
其五,打通科研與教學之間的“壁壘”??蒲信c教學之間在本體意義上并不存在“壁壘”,科研成果的教學轉化會更加夯實和進一步檢閱科研成果,只有在教學中融入科研成果,才能增進教學的創新性、高階性和挑戰度,二者之間是彼此支持的關聯。大學要從制度層面和實踐層面切實改變“重科研、輕教學”的偏見,注重教學學術研究,構建研究性教學,實現研教結合、以研促教、以研優教。(節選自《黑龍江高教研究》2024年第9期)
來源:高職觀察。
版權聲明:以上圖文,貴在分享,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如涉及版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