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好“金教材”不僅是職業教育“新基建”的核心內容,而且是推動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舉措。職業教育“金教材”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包含四個核心構成要素:1.善學善用黨的創新理論是從根本上體現教材的育人功能;2.職業教育類型特色是職業教育教材區別于其他教材類型的顯著標志;3.從“撿菜型”教材向“釀蜜型”教材的內容升級是“金教材”含“金”量的根本所在;4.數字化、智能化升級改造體現教材的數字經濟時代特色。這四個核心構成要素對“金教材”而言缺一不可,且要根據時代發展不斷更新充實每個要素的時代內涵,進行形成系統的教材建設策略。
一、職業教育“金教材”需要善學善用黨的創新理論,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
“教材建設是國家事權”的定位決定了意識形態屬性是教材的生命線,因此,體現黨的創新理論和黨的二十大精神、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是教材建設的重中之重。教材建設需善學善用黨的創新理論,綿綿用力,久久為功,不斷在學用結合、知行合一上取得新成效,并依據課程特點如鹽入水地融入相關教材建設中。通過教材建設實踐探索,可采用三步建設法在教材中體現黨的創新理論:第一步,系統學習黨的創新理論;第二步,分類整理與不同專業、不同課程結合緊密的相關內容;第三步,搭建應用場景,恰如其分地融入教材核心知識技能體系中。
以《供應鏈管理基礎》教材的建設為例。首先,通過系統學習,領悟到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新質生產能的重要論述創新和發展馬克思主義的生產力理論,具有發展觀與動能論相統一的鮮明特征,為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贏得發展主動權提供了科學的理論指引和行動指南,是我們黨時下重要的創新理論之一。其次,通過深刻領會和細分研究,分類整理了黨的創新理論中對于產業鏈供應鏈一脈相承的重要論述和新質生產力視域下的最新提法。最后,搭建應用場景,教材建設中在相關章節開篇案例的重要位置,以“供應鏈協同創新鍛造新質生產力”“數字供應鏈創新助力制造業新質生產力發展”等主題,恰如其分地融入新質生產力創新理論和實踐,并輔以“引思明理”深入點評,啟發學生的自覺認同和情感共鳴。
用黨的創新理論來指導教材建設是從根本上實現教材的與時俱進,補足精神之鈣,使教材始終保持前瞻性和時代性,體現育人功能。
二、職業教育“金教材”需要著力體現職業教育類型特色
從職業教育被確立為一種類型教育開始,其類型特色的內涵越來越豐富、鮮明、顯著,職業教育“金教材”需從以下幾方面體現職業教育類型特色:
1.產教融合、校企合作
產教融合貫通教育與產業兩大系統,對于形成并發展新質生產力相適應的新型生產關系具有重要作用。以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方式編寫教材,就是教材建設團隊不僅要有教師,還要有更多的大國工匠、能工巧匠、技能大師,使教材建設與產業實際相結合,落實“教改改到實處是教材”。教材要通過真實學習情境的創設,進行課程設計,使內容更加貼近實際職業環境,服務于新質生產力背景下新型勞動者和高質量技術技能人才培養目標。
2.深耕“新”與“實”的鮮活特色
職業教育教材注重深耕“新”和“實”。《職業院校教材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指出:“專業課程教材要充分反映產業發展最新進展,對接科技發展趨勢和市場需求,及時吸收比較成熟的新技術、新工藝、新規范等。”這也意味著職業教育教材承擔著及時、充分反映新質生產力視域下產業升級和科技發展的重任。在《目錄》和《簡介》框架下,各專業課教材建設需要進一步深入細分領域,采集新質生產力最新發展成果,從浩瀚紛繁的理論和實踐中精選、提煉、加工出適合用于本專業、本課程教學傳播、有思想、有價值、有營養的鮮活素材,并緊跟形勢變化不斷動態更新,精耕細作職業教育“新”與“實”的鮮活特色。
3.“崗課賽證”融通綜合育人
“崗課賽證”融通綜合育人是職業教育的全面創新和顯著標志。在“崗課賽證”融通背景下,職業教育教材具有了更加豐富多樣、與時俱進的新內涵和新要求。在新質生產力視域下,“崗課賽證”四要素也在不斷充實新內涵、注入新活力,以更好地擔當為新質生產力的新崗位培養高質量技術技能人才和新型勞動者的時代重任。例如,2023年智慧物流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新增了“生產物流”模塊,相關教材建設就需要在新質生產力視域下,響應國家智能制造和生產物流數字化轉型的政策導向,與時俱進地在生產物流崗位分析、工作領域分析、工作任務分析的基礎上,補充生產物流方面的核心知識技能,以滿足新時代人才培養的新需求。
三、職業教育“金教材”建設需要實現從“撿菜型”教材向“釀蜜型”教材的內容升級
我國著名作家、教育家、編輯出版家葉圣陶先生曾經說過:“編寫教科書,不能撿到籃子里就是菜,要像蜜蜂那樣,吸取百花精華,釀出蜜來,我們要吸收有關知識,融會貫通,才能寫成教科書。”近20多年來,高職教材市場走過了一條“從亂到治”之路。準入門檻低、品種泛濫、權威作者和大品種少、產品生命周期短、市場競爭激烈,是高職教材市場長期以來的顯著特點。根據教育部2020年12月公布的數據,已正式出版的職教類教材共7.4萬余種,其中高職教材達到5.8萬余種,“撿菜型”教材大量充斥市場。隨著《辦法》的發布,尤其是全國教材建設獎制度的確定,教材特別是教材質量建設與管理,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打造培根鑄魂、啟智增慧的高質量教材是教材建設新制度環境下教材工作者的重大責任和光榮使命,也是高質量職業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新質生產力視域下,建設高質量的“釀蜜型”教材要用發展的眼光,本著用細節觀去發現問題、用本質觀去認識問題、用全局觀去解決問題的思維,按照《辦法》提出的“內容科學先進、針對性強,選文篇目內容積極向上、導向正確,選文作者歷史評價正面,有良好的社會形象”要求,從以下四方面由表入里、由淺入深地精選內容素材并進行教材化的“釀蜜”創作:一是按照教材的語言風格和中國特色的話語體系改寫所選素材;二是全面消除所選素材中的各種負面清單,尤其是價值觀引導有誤的內容;三是對所選素材中的經濟數據、政策提法等進行全面更新和規范化處理;四是提高所選素材的針對性和站位,對其進行畫龍點睛的再創作。通過以上系統全面的“釀蜜”創作,進一步增強教材的價值觀引導、思想性、科學性、先進性、時代性和可讀性。
四、職業教育“金教材”建設需要體現數字化、智能化升級改造
在新質生產力視域下,新知識、新技術、新法律、新規范等層出不窮,隨時隨地學習、終身學習是新型勞動者追趕日新月異的新時代的重要生產生活方式?!敖鸾滩摹痹谛聲r代人才培養中“劇本”功能的發揮離不開教育數字化。職業教育“金教材”建設需要順應數字技術賦能的融合發展新趨勢,建設微課、動畫、視頻、AR等類型豐富的數字化教學資源,實現多介質、數字化、智能化、快速更新的新形態一體化教材、在線開放課程、數字教材等多種形式的數字化深度開發,服務“信息技術+”“互聯網+”“智能+”教育新形態。因此,教材的數字資源建設是與教材內容建設同向而行的,數字資源已成為新形態一體化教材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對于數字資源的內容要求與紙質教材的內容要求同樣嚴格。如果教材配有在線開放課程,則不僅需要逐個關注點資源建設,而且需要關注課程整體知識點和技能點拆分得是否合理,課程結構是否科學,知識樹內的資源分布是否均衡。同時,數字資源建設還需要關注技術參數和使用環境,確保讀者在教材提供的應用環境下可以使用數字資源。隨著教育數字化的深入發展,智能化數字教材應運而生,成為數字經濟時代教材建設的“新賽道”,也成為“金教材”建設不可或缺的新形式。其以富媒體形式呈現,提供交互學習、數據采集、統計、分析等功能,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時間進度、學習重點、測評結果等關鍵數據可以幫助教師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提高教學、互學、自學的學習體驗,為學習者提供科學的學習過程評價與學習內容的智能推送,使課程教學更加有的放矢、循序漸進。(節選自《北京財貿職業學院學報》2024年第3期)
來源:高職觀察。
版權聲明:以上圖文,貴在分享,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如涉及版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我們聯系。